个体认识论图景(1):个体认识状态

Published October 1,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IK16的图表,这个图表由[个体认识状态(缩写I)]和[客体知识属性(缩写K)]两个维度组成,构成16个区。用于回答[我知道些什么?]这个话题。这个图表可以用于在开展学思回顾时用于对现有知识进行图景式的检核,也可以用于学思展望时用于筛选知识、辅助学习规划。

本文详细讨论[个体认识状态]这个维度。

我知道些什么?

许多人喜欢讨论[如何认识我自己?]这个话题,我则喜欢讨论[我知道些什么?]这个话题。认识我自己需要一些工具,这些工具来自我们知道些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认识我自己的知识,怎么能够认识我自己的?

[我知道些什么?]和[如何认识我自己?]几乎是同等难度的挑战。我经常在变化,我怎么能自我评估我知道了什么呢?如果我不能完全理解一个东西,我怎么能评估我是否知道这个东西呢?!虽然这个问题很难,还是有很多人知难而上,我也准备做一次尝试,提出一个小工具,帮助大家更好地回答[我知道些什么?]。

最初我把如上的图表命名为[个人认识论图景],后来考虑到我要用这个名字作为这组讨论的名字,就将这个图表改名为[个体知识审计],取意自它的主要用途。然而,它的用途其实很广,我也并不想限制大家对它的用途的想像。经过讨论之后,我决定把这个图表命名为IK16,I代表[个体认识状态],K代表[客体知识属性],16代表这个图表有十六个区。

个体认知状态:知、用、言

关于个体与知识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流行说法是[知行合一],讨论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也是现代哲学认识论以及教育、学习研究领域的关键议题。许多实践者也非常关心找个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所说的[知行合一]说的是价值理念与实际行动的关系,和现代认识论所讨论的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中国传统哲学偏向于讨论人生处世哲学,而非具体的某项知识。朱熹、王阳明等古代名儒讨论的[知、行]属于德行、涵养等心性方面等东西。通俗地说,如果你知道了某个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就要切身实践,付诸行动。现代知识体系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为人处世的范畴,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等自然科学,社会、历史、伦理、法律、经济等众多社科人文学科,扩展出庞大的现代知识体系。现代认识论也谈论[知]和[行],不过,这里的[知]和[行]已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内在价值观与外在行为表现]的含义。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如果我们从当今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随取几瓢,其中许多知识说的不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你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操作这些知识。例如,一个考古学的发现,改变了考古界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传统论断,这个发现生成了考古学的一个新的知识。如果你不是考古学家,或者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你是很少有机会去使用这个考古学知识。

我在这个图表中使用[用]这个字眼,替代[知行合一]中的[行],可以直接理解为使用。

为何我在[知]和[用]之外,还需要加上[言]呢?我考察的不是一个处于真空中的人的认识状态,而是将每个人置于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景中,人们总是处于信息环境中,信息环境总是存在其他人的言说。人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知识。尤其是在当下媒介高度发达、高度渗透到个人日常生活,我认为在传统的[知]、[行]两个要素之外,需要加上第三个要素[言]。

认识边界:未知、已知

[知]这个维度本身需要仔细推敲,我认为它包括[知道]和[理解]两层意思。知道一个东西有没有存在,这个层次的意思比较好界定。难点在于,如何界定一个人是否理解了一个知识?

我不想严格地限定这个图表的各个维度的定义,毕竟这个图表是一种个体视角的认识论工具。当一个人开始使用这个图表时,他可以就他自己的情境来理解这些维度,只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他需要详细说明他对于这些维度的理解。

如果我们用这个图表来讨论[认知边界]这个话题,那么[知]这个维度就可以界定为[知道一个东西有没有存在]。例如,我在2015年之前,不知道[生态位构建]这个理论的存在,当时这个理论知识就处于我的未知区域。

在讨论广度搜索时,只需要将[知]设定为知道一个知识有没有存在就好了。如果讨论深度探询,就涉及到了对于知识的理解,由于理解本身很难界定,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具体行为来评估一个人是否理解了一个知识,这里就涉及到[用]和[言],他做事情的时候体现出来某个知识了吗?他表达这个知识的时候正确理解这个知识了吗?做事情会有具体的行为表现,可以观察,表达沟通,大家可以听到他说的,看到他写的,这样就有了客观判断的依据。

简而言之,这个图表里[知]可以倾向于[知道一个东西是否存在]。

已知:未用、已用

有位朋友询问,未用的标准是什么,只需要知道知识概念么?还是要达到能够应用但没有用过?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涉及上面说的[理解]的话题。这个图表里没有列出[正解、误解、半解、全解]这些分类。一来理解的界定是很难的,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一个人怎么可以自己评估他自己理解正在学习的某个知识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有一些客观外在的评估方式,这样倒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针对这个知识的测试,又如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的另外一个人来做评估等等。二来,如果把[理解]这个维度加入这个图表,这个图表就会很复杂。

[已用]这个区域,显然是指一个人已经在具体的实践中使用了某个知识。[未用]这个区域,有四种可能性:

  • 他知道了这个知识,但是理解程度,还没有达到可以使用的程度,因此,在能力上,他无法去使用。
  • 他有能力去使用,但是他不喜欢这个知识,可能他更喜欢另外一个知识,因此,在偏好上,他不去使用。
  • 他有能力,也喜欢这个知识,由于某种关系,他没有权限去使用这个知识,因此,他权限上,他无法使用。
  • 他有能力,偏好这个知识,也有权限,但是还没有出现具体的场合和情境,因此,在机会上,他还没有去使用。

能力、偏好、权限、机会,这些层层推进,才会让知识在我们的日常实践发挥作用,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知识应用的四个拦路虎。

通过对未用区的讨论,反过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选择筛选未知区里的知识。如果某个知识,有更多的机会使用,没有权限限制,你自己又特别喜欢,那么当然要优先选择学习这些知识,把它们从未知区搬运到已知区啊。

已用:自用、内用、外用

已用这个区域展开来讨论的话,可以区分成自用、内用和外用三种情形。内用和外用说的是,使用知识带来的成果是否直接参与社会公共交换。由于社会公共交换的边界有多种界定方式,我们可以简化为[个体、团体、市场]三个层次来讨论。

个体使用某项知识,产出某个成果。如果这个成果既没有进入团体层次,也没有进入市场层次,只是个体自己在使用。这种状况就是纯粹的内用,我们叫它自用。自用这个层次,还包括一种隐蔽的使用情形:[触发与转化]。个体没有很明确地使用某些知识做什么具体的事情,这些知识却在个体持续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中,触发新的知识或者转化为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导出很具体的成果,但是它们在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个体归属于某个团体,他在团体活动中使用某项知识,产出某个成果,按照惯例,这些成果是归属于团体的。如果这些成果没有直接面向市场,交付给用户使用,我们叫这种情形[内用]。这些成果就是[内部品]。实际上,团体的很多工作投入在构建内部品上,没有充分和完善的内部品,就无法高效顺利地生产外部品。许多网络科技公司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独一无二的内部品构建而成的工具链上,Facebook就以内部工具和开发效率在研发业界驰名遐迩。

个体将自己的成果销售给某个团体,团体将自己的成果销售给市场上的用户,这些都是[外用]。

外用的情形直观、直接,容易理解。相比之下,自用和内用的情形,往往不受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在评估和选择知识时,自用和内用是构筑复杂知识优势的重要环节。理由很简单,外部品很容易被反向工程,通过观察外部品,市场很容易反推构筑这个成果的知识构造,从而让竞争者获得启示。如果外部品所对应的内部品比较复杂,即使外部品能够被市场公开推测,竞争者要复制一整套的内部机制,也需要耗时好力。

简而言之,知识复杂度高的成果,不容易被复制,复制难度高,复制成本低。

已用:未言、已言

[言]这个部分的确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有关系,但是也不仅仅局限于此。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划分,更多的是偏向于知识的呈现方式。古老的知识论关注可以公开呈现的知识,波兰尼提出个体的具身的知识也应当是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可以按照公开知识那么呈现,但是,这些知识对于个体实践和行动,以及人类的知识创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和显现知识论点,并不是绝对的一分为二。他在论述隐性知识时,提到了多种的可能性,有些隐性知识是可以某种方式来言说的。

在我看来,我更偏向于信息环境。如上所述,每个人置于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景中,人们总是处于信息环境中,信息环境影响着知识获取和知识传播。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言]这个要素。

未言,显然就是你没有公开说某个知识,但是,这个知识可以是你自己的隐性知识,也可以是你自己的显性知识。例如,达尔文,在写作完他的著作之后,他关于那个话题的思考就从隐性知识转化为了显性知识。当时,他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公开发表他的著作,可以说,这个知识就一直处于他的未言区。

已言,就是你对外言说了某个知识。如果进一步划分,还可以根据你言说的场合和你的言说的影响力来进一步讨论。对家人说,对同事说,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在公开的个人网站上说,在公开的个人微信号上说,和在大流量的网络平台上说,这些都是在已言区,但是,它们的状态显然是不同的。

例如,采铜最近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内部传阅)《巴菲特传》万字深度from解读《采铜-好书精读》》,这个文章的标题前面有个前缀(内部传阅)。采铜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是公开的,这个(内部传阅)是什么意思呢?这篇长文的稿件是他在网易开设的专栏《采铜-好书精读》第七本《巴菲特传》四期讲稿的前面两期的全文。采铜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流量很大,当时,相比起网易平台的流量而言,采铜发布的这篇长文的确算是内部传阅了。

原则:范围原则、发展原则、影响原则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个体认识有三大状态:知、用、言,这三大状态对背后对应着三大原则:范围原则、发展原则、影响原则。

  • 知/范围原则:认知边界界定了个体的认识范围。每个知识本身也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
  • 用/发展原则:随着个体使用知识,个体也在增进对于知识的理解。
  • 言/影响原则:我们的认识总是受其它人的影响,我们也在影响其它人的认识。

下一篇我们将讨论IK16图表的另外一个维度[客体知识范畴]。

swordi.org/2017/10/01/ikonw1/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