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7):库尔特·勒温的事实种种

OCTOBER 15,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前几篇我提到[个体知识的三个重要维度:事实、意义、行动]。从上篇开始,我们来谈谈[事实种种],看看[个体-事实-知识]的关系,探讨完事实之后,我们最后来回答[我需要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

波普尔将心理活动归为世界二,他的主要兴趣是探讨客观知识,世界二里的详细情况,他没有过多关注。那么,世界二里的事实又该如何分类呢?让我们看看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如何论述心理事实。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这一次的讨论将主要基于勒温的著作《拓扑心理学原理》,同时穿插其他学者的相关思考。

物理事实、社会事实、概念事实

勒温把与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有关的事实区分为三类,物理事实、社会事实、概念事实。

物理事实:个体的物质环境,例如居住房间、家具摆放、房屋、市镇、国家等等。勒温举例说一个人坐在熟悉的房间里,他身后的墙壁就是他的环境。这个部分类似于波普尔说的世界一。
社会事实:个体的社会环境、他和其它人的关系,这些人的地位和个格,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例如他的职业等等。勒温举例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社会事实。这个部分应该是归属于波普尔说的世界三。
概念事实:个体所思考的理论和知识等概念。勒温说一个人在解答范围广博的数学问题,他的思考主要在这个数学体系中。像这种数学体系就是概念事实。这个部分类似于波普尔说的世界三。

比起这个分类体系,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如何讨论这些事实与个体的关系,这正是个体认识论图景想要探索的方向。

现实影响与准事实

勒温的目的是讨论个体的心理空间,他认为不需要囊括所有的物理事实、社会事实和概念事实,只需要讨论涉及到个体情境的对于个体有影响的事实,他把这些称呼为准事实。他按照“现实的为有影响的(What Is Real Is What Has Effects)”这条原则将准物理的事实、准社会的事实、准概念的事实包括在个体的心理生活空间中。

由此看来,用勒温的术语来说,波普尔的世界二可以划分为准物理的、准社会的、准概念的三种事实。

那么,对于勒温来说,波普尔的世界一和世界三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勒温强调,三种准事实只是大致的分类,不是严格的区分。他承认世界一和世界三对于心理生活空间内的三种准事实的影响,“心理学要完全置身体的影响于不论之例也不可能。物质界对于生活空间的这些影响都有一种动力的相似性,因为它们都使个体有所改变。”

勒温同时指出,“心理学讨论这种‘非心理的’因素的影响,可利用何种概念,确是一困难的问题。” 现在看来,他说的这个难题已经为后来崛起的生态心理学所解决。

定律、个案、可能事实

勒温的传记作者马罗说,勒温是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勒温在《拓扑心理学原理》一书第二章讨论定律与情境的关系时,将科学理论的发展简略归纳为“思辨期(speculative)”、“描述期(descriptive)”和“建构期(constructive)”。

勒温提到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普遍概念和个别事件之间的对立冲突逐渐得到了改善,“定律和单独的事实开始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所以陈述一个具体的个案在科学上得到了一种新的重要意义。从前以为单独的事件只是一种偶然的遭遇,陈述这种事件也只有满足好奇心的价值,只是多数个案的平均才有一般性的重要。但假使我们认为这个单独的事件也受定律的管制,便不得不求科学的论证于具体的纯例(pure cases),而不求科学的论证于许多历史事实的平均值了。因此,个案的陈述乃得有新的科学的意义,因为这种陈述对于一般定律的决定有一种直接的贡献。”

勒温是在1936年于美国出版《拓扑心理学原理》,时过境迁,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发展方法已然缤纷多采,以侧重个案为核心的质性研究方法也逐渐为学界所采纳。管理学者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在《经验的疆界》一书中坦言:

“经验并非不可能形成一般知识……除了多变量统计这条思路之外,还有另外一条思路,那就是,从小样本的日常经验中获得对深层因果的有用理解以及其他一些组织学者曾论证过,从‘一两次经历’中学习是有可能的。对从一两次经历中学习的热情不仅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而且渗透在社会科学中,这一热情不该立即予以打击。然而,为了从一两次经历中挖掘启示,也许有必要在为数不多的每次经历中更深入地体验、收集更多信息、从更多角度反思。”

勒温说,“定律的制定只是解释心理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另一部分工作也有相等的重要,且与定律的制定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怎样陈述具体的情境,才可据一般定律中的原则,推测出实际的事件。因袭的描述情境的方法便没有这个可能,因此,只得求助于对情境做建构的陈述(constructive representation)。……就内容说,由亚里斯多德的概念,进展至伽利略的概念,就是要我们不再求事件的原因于孤立客体的性质之中,而求事件的原因于客体与环境的关系之内。”

勒温提出的方法是从情境视角去思考一般知识所谓定律的意义。勒温认为心理学有两个母题,一个是[体系的因果关系],一个是[历史的因果关系],他选择 [体系的因果关系] 作为立足点,拓展他的理论体系,所谓体系的因果关系,在勒温那里,就是现时情境中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处于某个特定时间、空间和具体的活动事件中,他的心理生活空间是以现时情境为基准的。

可能事实与虚构之物

马奇则提出对多重偏好进行反思,甚至采用虚拟经验数据,不仅从既定事实(已经发生的)学习,还从可能事实(可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学习。

“也许还有必要从多重偏好的角度反思。也许还有必要在经验数据之外补充虚拟经验数据,使用’几近历史(near history,意思是,很有可能发生但实际上没有发生的历史)’和假设历史。这样,把经验转化为理解,把理解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将经常是用想像补充或替代基于数据的推断和逻辑推导的过程。

经验是嘈杂的(noisy)。因为观察误差,或者因为诠释误差,或者因为因果结构真的就是随机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取自可能历史事件分布的一个值。某次变现历史的代表性有可能很差,代表不了可能历史。因此,从经验中学习涉及,不仅要努力从观察到的实际事件中学习,还要努力从实际上没有发生但原本应该发生的事件中学习。”

《经验的疆界》这本书讨论的是过去,人们怎么从经验中学习,马奇没有在这本书中讨论未来。相比之下,勒温是怎么处理未来的呢?勒温将过去和未来界定为生活空间中的虚构之物和无定之物。他引用《红与黑》的例子讨论未来和现在:教师朱利安决定要接触他的弟子的母亲达·雷纳尔夫人的手。

“朱利安以接触雷纳尔夫人的手为目标,这个目标显然也为现在的生活空间的一部分。目标之为一心理的事实无疑地存在于现在,而为现时的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反之,目标的内容则为未来的一个物理的或社会的事实,例如与雷纳尔夫人握手,这个事实也许不能实现。而期望的性质和所期望的事情,既成为当时的心理情境,自然不赖其事是否实现而异。无论实现与否,其人所致力的目标,在心理上,都存在于现实的生活空间之内。”

勒温立足于当下情境的[体系的因果关系],马奇讨论的则是[历史的因果关系],两人的思考恰好互补,拓展出事实种种的最大的边界。

纸上谈兵,用理论组织事实

管理学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在Great Minds in Management中分享他的学思历程,他说,理论不是事实(What theory isn’t: True)。理论只是纸上谈兵,理论只是词语、符号和关于实在的解读。理论不是事实,理论是简化的事实。

既然理论不是事实,那么理论有什么用呢?

我们生活世界的种种事实如一地鸡毛,琐碎凌乱。勒温指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摆脱此种困境的路线,“没有理论的科学是盲目的,因为它无法组织事实而指示探索的方向。而且就实用的观点来看,单从事事实的采集,也颇有缺陷,它不能解答实用上较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某种具体情境之内,一个人将要做何种活动才能可望有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便需要理论。当然是一种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理论。”

明茨伯格则进一步指出选择理论的重要性。例如,爱因斯坦的理论洞见将物理学带到了远远超越牛顿物理学的高度,可是,大多数日常情况下,我们依然在使用牛顿物理学理论建构的常识。显然,聪明的实践者总是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理论。

大部分理论家专注于解决前人遗留的理论问题,他们的知识创作工作就是为了创造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勒温开启行动研究的路线,指出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路径,这个路径其后为阿吉里斯、舍恩等人拓展为行动科学。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