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6):生命主题的拓展之道

12/17/2017

中晚明时期理学兴盛,讲学活动风行,各家各派层出不穷。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发凡》中提出讲学须有宗旨,“讲学而无宗旨,即有嘉言,是无头绪之乱丝也。” 我们一直将生命历程看成是一个故事,在给其它人讲述这个故事时,如果没有鲜明的主题,那么听众便会觉得毫无头绪。

在拓展生命主题时,要注意哪些要点?

命名:画龙点睛的力量

从上述年度主题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生命主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口号体。小说和电影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名字往往体现它们的主题。生命主题的概念源自叙事,因此它强调用文字写出我们的感受和体验,将内隐的认识转化为外显的主题。

我们用生命容器这个概念来梳理生命历程,现在我们在这个容器外面贴个铭牌,写上它的名字,这个名字反映出容器内部容纳的生命事实的主题。

博物学家纳博科夫——你没有看错,就是写《洛丽塔》的作家纳博科夫——从小就非常喜欢蝴蝶,长大之后,他除了写作,也致力于蝴蝶研究,他一直期望能够发现蝴蝶新种类。他最在乎的是在博物馆、标本馆中的标本上贴上一个红标签。红标签意味着一个新种。发现新种的人有权力给这个新种命名。纳博科夫在《发现》这首小诗里描写了这种感受,“I found it and named it...”。

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有趣独特的生命主题,给它取个名字。如果你无法用文字来准确表达你的感受,你可以尝试其他表达方法,将它说出来,把它画出来,为它找个隐喻,为它找个物品,诸如此类,用你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它。最重要的是,让它从你的脑子里跑出来,让它现身在你的周围,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可以持久地让这个生命主题激励你自己。

如果你没有找到原创的生命主题,不妨借用古今中外智者勇者的智慧,或者从你身边亲密师友那里汲取灵感。北宋的著名理学家张载的生命主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的代表作名为《正蒙》,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他的导师范仲淹的作品《蒙以养正赋》。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留给世人的不仅有精湛的数码产品,还有一句经久不衰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此金句语出1974年的《地球概览》杂志,却因乔布斯的2005年斯坦福的演讲而广为传颂。有许多网络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将这个金句奉为圭臬,身体力行。

诠释:优雅地重组经验

如果我们的过去是一本书,我们在不同时间点,阅读这本书,诠释我们的过去,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当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去,能一次又一次地诠释出新的理解,这种对照就说明我们的心智在不断成长。

例如,我在开智社群分享善用网络的经历时曾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第一阶段的职业是广告传播,第二阶段是投融资事务,第三阶段是信息架构师。后来我这么解释三次职业转型:广告传播追求少量信息的创意传达,投融资追求关键信息的证据支持,信息架构追求大量信息的有序梳理。这是我从现在的视角去诠释过去的经验,我从信息的层次来理解三个职业的特性,对我来说,这三个不同的职业,就在抽象的信息这个层次上形成了一体感。

相同的经验和事实,不同视角诠释,也会带来不同的主题呈现。年初时我和一位友人讨论他的今年的事业主题规划,他原来想使用[精益慈善]这个字眼。[精益慈善]来自 [精益创业(Lean Startup)] 和慈善领域的结合,[精益创业(Lean Startup)]是一个现有的概念,[精益慈善]属于它的派生概念。使用派生概念的好处是容易借助市场现有的积累来导入新东西,坏处是没有独特性,缺乏自己的原创性,概念发展的自由度受原始概念限制。

我了解他的领域洞察和事业计划之后,建议他使用[The Good Loop(善的循环)]。

Good: 善,慈善;好的做法,正确的方法。

Loop: 反馈;圈子;联结。

善的循环:其实说的是公益慈善其实是一个多重循环,自我-外部-自我,自我-外部-扩展的外部,自我-外部-扩展的外部-自我,外部-自我。

这位朋友的洞察指出,现在的人们的行动在Loop上是不够优化的,要么没有形成 [内部-外部] 的完整的Loop,要么 [内部-外部] 的Loop比较小,局限在 [个体-公司]。Good Loop说的则是,我们将 [投入公益慈善的行为] 作为 [个体联结到公共世界] 的一种方式。不仅要正确地建构Loop,而且要让建构Loop这件事情本身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演绎:展演合理的未来感

2016年我在《职业图景》幻灯片的最后说了三句话:优雅地诠释经验,有效地适应环境,展演合理的未来感。前面来句话出自马奇的《经验的疆界》,他讨论的是经验,没有谈到未来。最后一句话“展演合理的未来感”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后来我与多位友人讨论过这句话。未来没有来临,如何知道什么合理,什么不合理呢?

我用我多年来的志愿事务的经历作为例子解释这句话。实际上,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时间原点来看过去的变化,例如,2016年、2012年、2008年、2004年,这是四个时间原点。从2004年到2008年,从2008年到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是否具有相似性。如果有相似性,我们就可以说,在2008年的时间点,我们可以[展演合理的未来感]。这种合理说的是维护生命主题的一致性。

2008年我和友人做了一个TEDtoChina的公益项目,2012年我做了一个名为[新四年]的公益项目。2008年时,我是无法预测到我在2012年会被哈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邀请去演讲,但是那次演讲邀请的确是因为我是做了TEDtoChina项目才发生的。

更为有趣的是,2012年5月,我去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演讲,顺带主持当时会议中的环节[新四年工作坊: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战略讨论]。当时我没有预料到后来有个参会者当晚跑到酒店来找我,这次沟通促成后来我们一起合作做起了新四年研究院项目。

再往推前到2004年,当时我参与OOPS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旨在把MIT的开放式课程OCW翻译成中文,我为这个项目设计LOGO。我在2004年时怎么能预测到我会在2007年做PledgeBank.com的汉化翻译项目,然后在汉化之后的网站上与Tony Yet认识呢?我在2004年怎么会想到我后来会在2008年会和Tony Yet合作做TEDtoChina项目呢?

现在去看这些历程,是不是每个时间段相对于前面一个时间段都具有[合理的未来感]?你会看到,不论项目叫什么名字,和谁合作,项目形式千变万化,我的脉络始终是自由文化、开放教育、学习社群、公益服务。对我来说,这些项目都是一样的,我不去做这个,就是去做那个。这些项目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它们共享相同的主题,因而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成为一个整体。

超越:线性因果的诅咒

生命主题这个概念源于叙事学,我的最初灵感来自“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戏剧隐喻。然而,在将戏剧隐喻应用到生涯历程时,我们要谨记人生与戏剧的差别。人生是多元叙事,戏剧是单一叙事。戏剧大部分是按照线性因果关系来推进,实际上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远远不是单一的线性因果,而是多因多果,人生需要强大的适应能力,随时厘清多个因果脉络。

传统的叙事学局限于时间性的叙事模式,将因果关系以时间序列方式来呈现。由于叙事文本的特征,读者的阅读习惯是线性的。这种线性因果的结构成为大部分文本的特征,也为普罗大众所熟悉。龙迪勇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新学科:空间叙事学,他致力于叙事学的空间转向,将视角从时间维度切换到空间维度,他独创了“并置叙事”和“分形叙事”这些新的叙事理论。龙迪勇在《空间叙事研究》一书中指出,“谈起‘因果性’,人们总是会首先想起一对一的线性序列。可事实上,‘可普遍对应的因果关系’是‘结果不是唯一确定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因果关系的一般状态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而一对一的线性序列只不过是因果关系的理想状态或特殊范例......严格意义上的一对一的因果关系,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在理论上都是难以存在的。”

戏剧与人生的差异还体现在我们的位置不同,对于戏剧,我们是观众,我们不会影响和改变戏剧的故事。然而,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不仅是编剧、还是观众、还是演员。我们既是观察者,又是当事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一些决定,作出一些行动,这些决定和行动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进程。我们的戏剧和其他人的戏剧联结嵌套在一起,不同情境下,我们可能是主角、配角和跑龙套的。

鉴于这几个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在使用生命主题这个工具时,要考虑到线性因果单一叙事模式的限制,龙迪勇所开启的空间叙事的新方向,启迪我们要采纳多元人生主题。叙事如人生,人生如叙事。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强大的互动和适应能力,就能适应多元叙事的状态,充分将多种脉络、情境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用生命主题来承前启后,解锁更多的发展潜能,更好地处理冲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