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7):上山下山,爬树一年(上)

12/31/2017

岁末寒冬,辞旧迎新。趁着2017年的最后一天,为个体认识论图景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本篇将延续前几篇讨论的“生命主题”,讨论2017年我自己的年度主题,以此作为一年的总结回顾。有位读者反馈说此前文章中使用的生命容器图示,可以用来作为学思历程或生命历程的分析工具。本篇也将沿用同样的图示,探讨一年中繁杂多样的生命事务。

组合工作

我从2004年开始践行组合式工作,我的组合式工作固定地划分为四个部分(我在这里说的"工作",等同于"事业"):志愿事务、家庭事务、支薪工作、个人学思。

志愿事务

图示中列出了“学思回顾”、“穆仁通讯”、“友谊之书”和“心艺青年”四项。学思回顾项目是近年来从“学习自传”起步发展出的一个脉络,它可以看成是过去我做的“新四年”项目的延续。新四年项目以协作公益团队形式运作,我在运营新四年项目时开发了多个行动工具,学思回顾项目则是以个人创作形式运作,直接推出行动工具。这两个项目的服务对象都是青年朋友,针对的都是学习、成长这些主题。今年年初时我开发了一系列的学思回顾工具,包括学思卡片等,年底创作《个体认识论图景》时顺带开发了一些用于提升个体认识的分析工具,也可以用于学思回顾。

值得一提的是“穆仁通讯”和“友谊之书”。在开展学思回顾时,我与一位大陆三四线城市青年进行了跨度数月的一对一的深度学思对话,这次经历突破了我过往的经验,给我非常多的启迪。

穆仁的名字是一个化名,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发现他可能代表了居住于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一群中国青年。他们很早就离开学校,无缘于高等教育的殿堂。他们勤奋地读书吸取知识,为书本上各种生动的言说而感动。他们努力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为各种神奇的不公平而愤怒。他们积极地探寻自己的天赋,寻求身边同龄人的认同,却屡屡找不到知音。他们转而在网络上寻求导师,却屡屡没有迎来慷慨的欢迎。

我在四月份到十月份期间,持续与穆仁保持通讯,聆听他的分享,使用一些针对性的问卷,收集他的更多信息。为了帮助他从过度的自我沉思转向具体的行动。我在7月份策划 [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 活动。我希望他能够从简单的马特焕新开始,将强大的情绪压力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能力。在进行“马特焕新”期间,每天我都提前写好 [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 的草稿,通过邮件发送给穆仁。有时我还会写下当天的更新笔记,写下当天的操作细节、反思和改进决定。我们远隔重洋,我希望这样的沟通能够带给他一些[直接影响],希望这样的[从想法到行动]的贴身演示,能够给他一些触动。

这次的 [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 虽然因穆仁而起,它的后续影响却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在践行 [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 时,选择了 [友谊之书] 这个主题。连续三十天,我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关于友谊的书。这次活动践行到第20天,我想到分享结束之后可以制作一本电子书,然后制作一份[友谊之书]的书单。到了第25天,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我意识到了这次马特焕新的友谊之书的深层意义。它应该不是一个书单,而应该是一次“书-人”关系的互动集展研究。这么一想,这个新灵感就覆盖了三个议题:信息物(我把书看成是一种信息物);书人关系(生态心理学的“人-物-环境”关系的具体化案例);互动集展(过去我一直在做的集展议题)。然后,我就从行动模式切换到探究模式,随后在8月份完成了95页的《书人关系》幻灯片。

过去多年我的志愿事务集中在社群上,今年我在社群脉络上活跃度极低。年初(1月10日)我关闭了主持两年的【新工作观】微信群。略微可以提及的社群事务可以算为TEDx的温州同仁提供些许建议。此外也可以提及心艺青年,“心艺青年”是我为心理学艺术化社群出谋划策的一个点子,过去两年我从心艺社群受益匪浅,我为这个社群的朋友提出“心艺青年”的内容集展构思,通过“心理科学、艺术、创新”三个领域进行内容集展,架设起心艺社群的优秀科学理论和青年心理学爱好者之间的桥梁。

支薪工作

今年的新进展是与同事合作,发布了一款新的移动应用Votline,致力于探索英才集展领域。Votline是一款一对一的付费视频通讯应用,开发这款应用将我的职业生涯推进到与英才生态直接相关的状态。过去我间接参与英才生态所积累的许多经验和思考,忽然可以全部应用在这个项目上。

这款工具发布之后,我们也着手进行我们先后开发的三个工具的优势组合,期望结合现有的Votline(针对英才集展)和过去开发的BagTheWeb(针对内容集展)和Ambient Places(针对位置集展),拓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商业级解决方案。

家庭事务

今年家庭事务方面的重大转变是七岁的培风从K升级到Grade 1。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重大转变呢?因为我们迎来了他上小学的第一个暑假,过去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后来我们将他送去参加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暑期班。这个暑期,我们让他开始学习滑冰、游泳、钢琴等等。这些事务迅速成我们家庭活动中的重要事务。

这些新的事务给我带来许多新的经验,带我进入不同的情境。我一边置身于这些情境中,一边将我学习的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和这些情境结合起来思考。我观察培风和培容在家里玩的情况,他们如何玩各种玩具,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我也观察自己和培风的互动,他在各种学习情境中和老师的互动。在观察人的行为时,我也观察不同的生活现场的情境状态,细致体验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细节,例如通勤习惯、空间设定、信息线索等等。这些情境触发了许多有趣的洞察,推进了我的理论学习与思考。

例如,当培风开始学习钢琴时,我观察他在学习钢琴时的一系列行为。我给自己写一封名为“钢琴屋”的邮件,然后时不时地更新这份邮件,给自己发送一些观察笔记。其中两则笔记记录了我们去音乐学校等候老师时的互动情境,培风将乐高玩具放在乐谱架上玩,然后和我互动。这两则笔记后来成为本年度一份重要创作的关键素材。

我将这些体验称为“培风创意”和“生活现场”。此外,今年年初我在故乡建阳的嫂嫂因病过世,这也是我们家庭的重大变故。亲人们的离开,让我们反省自身的生命意义。

个人学思

今年的个人学思延续过往线索,例如更新过去多年一直思考的《心智经济》议题,升级“社会钟”议题。值得一提的新进展是“生命叙事”、“拱门战略”、“空间探奇”和“知识集展”。此外,今年还按照元项目的方式,每季度做一个元项目,推进去年开启的“格物明理”这条脉络,深入具体的物品类别去探讨物件、人和可供性。

去年开展学习自传、学习叙事时,我还小心谨慎地将自己的范畴局限在学习,今年我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生命历程的叙事讨论,将学思回顾、社会钟、个体认识等议题综合起来看待。这个转变体现在第二季度的世界观议题的研修与第四季度的《个体认识论图景》的创作上。

“拱门战略”其实就是讨论“一对一的联结”,它源于去年我创作的《英才集展》幻灯片中提出的“拱门模型”。今年趁着Votline项目的进展,我将“拱门模型”单独提取出来,进一步系统化,拓展为更为深入的思考工具。我不仅在Votline项目上使用这个思考工具,也在担任一个跨文化社群的顾问时使用这个工具,改进该社群的活动架构。

开智部落有位学员在年初时参与我发起的学思回顾ECHO项目,使用我设计的学思卡片撰写学习自传,持续与我邮件通话半年。我建议他把“空间探奇”作为2017年度的学思主题。有趣的是,“空间探奇”这个主题也成为我自己在2017年上半年的一个重要学思脉络。这种体验也应证了我说的“启手”的概念,每一次移动,它本身不仅是启动,也会带来启发。虽然我给他人提建议,但是这个建议行为本身,也在启发影响着我自己。

2017年上半年我的一部分创造成果是一系列的心智空间隐喻。我用不同的空间来表达不同的心智状态:鸿沟、迷宫、花园、黑洞、通道、舞台、洞穴、子宫、坟墓、天堂、地狱、集市、大教堂、图书馆、金字塔等等。每个心智空间隐喻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正是这些故事给我灵感与启迪。

我用“心智通道”这个空间隐喻来表达我自己在2017年上半年的感受。2017年5月6日,我给友人写了一份邮件,提到上述的心智空间隐喻,说我自己正处于“心智通道”的状态。“我现在的状态处于‘心智通道’,这个通道通向一个‘可能自我’指代的未来态的心智空间,目前来说,这个未来态的‘心智空间’是心智迷宫形态的,我要去解开一些谜底。” 数月之后,我创作了一份幻灯片,然后在9月10日以《穿越心智通道》为题,写了一份创思回顾,表达我自己有一种成功穿越心智通道的感受。

“知识集展”是我在年中时考虑的一个议题,后来没有什么具体的成果。但是在下半年,我陆续创作了一些项目,年末回想起这些作品,才发现自己圆满地完成了从内容集展“到“知识集展”的跃迁,成功地达到胜任“知识集展人”的状态。

心智之网

近年随着家庭事务复杂度增长,我逐渐降低志愿事务的复杂度,将它和个人学思结合得更紧密。同时,我也将支薪工作和个人学思结合得更紧密。下面这张图示在组合工作的图示上添加了不同项目之间的关系线,这些关系线揭示了我的心智之网的脉络。

组合工作的四个范畴只是一种分类系统。分类本身是个体认识的工具,它不应该限制、阻碍个体发展。现在如果用生命容器的观点来看组合工作,我们可以将这四个范畴看成是四个容器。与生命容器对应的是生命流,生命流在不同的容器之间穿梭。图示中的关系线就是这种穿梭的流向。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