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30):Becoming

JANUARY 1, 2017 BY OLIVER DING

Hello, 2017!

自从开发了WEE(joinWEE.com)网站之后,我就懒于使用Wordpress后台更新博客。2016年里,我在这个博客上居然没有任何更新。过去一年,我的大量零碎式的分享,实际上发布于一个名字叫做[新工作观]的微信群。深度沉浸于一个微信群,频繁而零碎地与固定的一小部分人群沟通。这是我过去两年的心智常态,这种状态与过去多年在网络上的公开分享完全不同。

我在去年的知识图景项目中探讨了个人知识与公告知识之间互动模式,其中重点是群体知识。随着我对于创造力、生命叙事、隐性知识的深入探究,我从过去的公开层潜水到了私有层。在不同层次之间穿梭,这是我近年来获得的重要的心智体验之一。这种体验引领我拓展了对于社会化学习的更丰富的理解,从2013年的[学习部落],一直到2016年的[学习生态]。在此探索过程,我也创造了一系列的心智隐喻:[心智时空]、[心智花园]、[心智舞台]、[心智之网]。我用这些隐喻来描绘我对于这些不同层次的细致感受。

过去数年很多朋友不了解我在做些什么。我秉承组合式工作多年,多线因果的[分形叙事]已经内化为我的生命叙事基因。然而,这样的错综复杂的探索,却不容易与他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互动。过去一年,有很多条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趁新年之际,展示其中一条脉络的发展,希望这个脉络可以激起你游历我的心智之网的兴趣。

心智之网

坊间关于创造力的图书汗牛充栋,2016年我对Darwin on Man情有独钟。创造力研究学者Howard E. Gruber专注于达尔文的1837-1839年的私人笔记,以这些笔记为起点,还原达尔文的学思历程。通过这个案例研究,Howard提出“事业网络(network enterprise)”的概念,他认为创造者的创造心智都是整体式的,通常创造者都会同时在多个创想上工作,这些创想处于不同的演进阶段,互相之间形成关联,每个创想的进展,都给其他创想带来触动。换句话说,创造者的心智架构是一种“概念之网”。

研究创造力的学界流派众多,我特别喜欢Howard的方法和概念。Howard E. Gruber从事科学领域的创造力研究,他的研究进路是[思想进化路径(the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work)],科学历史结合认知心理学,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他的核心理论是[事业网络]。Gruber曾经是皮亚杰的合作者,后来他也用思想进化路径研究皮亚杰的科研思想发展。

2015年我曾在《知识图景》幻灯片中探讨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的互动关系,重点以社群知识作为中间地带。今年则沿着[学习自传/学思历程]的脉络继续探索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之间的模糊地带。这个模糊地带,我们可以叫它“前公共知识”,“私人科学”,“未经审核的创意灵感”,“过程知识”,“零碎显性知识”,“预处理知识”,“准知识”等等。前几日看Grit一书,受作者Angela Duckworth的启发,我选择使用[Becoming]这个字眼来代表这个模糊地带的探索历程。Gruber清楚地揭示出达尔文在短短数年之中四次世界观的转变,这些转变呈现了一个伟大理论如何从无到有的迭代式生长。

大道至简,案例研究法是人文社会科学最为常见的研究方法。然而,正是这样的方法,却蕴藏着解锁高级智慧的密匙。

学习自传

我这几年的注意力放在学习科学领域的学习,过去我在理论方面的基础比较弱,自2013年停止新四年项目,我家老二培容出生之后,这些年我淡化了网络社群活动,停止了青年社区活动,转而沉浸于理论学习。

2014年中,我参与阳志平先生主持的安人心智与开智公司两个项目,一直在幕后担任项目顾问。2015年初,我在开智社群的微信群做了一次讲座,分享我过去多年善用网络的职业生涯历程。这次分享后来激发我撰写了第一份学习自传《自由灵魂》。

这段学习期间,我也延续在新四年项目时期的习惯,继续开发一些有趣的小工具,帮助大家学习,推进个人发展。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我也逐渐提升这些工具的有效性。在这样的机缘和背景下,我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把[学习自传]定位为一个小工具,我撰写了一份《学习自传撰写指南》(链接1,链接2),邀请朋友和群友践行撰写学习自传,我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辅导一批人撰写学习自传,在辅导他们的过程,我收获了很多反馈,用于改进这个小工具。

2016年初,我把第一轮学习自传微信群关闭,转而与个别撰写者深度沟通。我们在他们撰写的学习自传第一稿的基础上,采用邮件问答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引导他们修改撰写新的版本,同时,引导他们改进自己的学习行动。

在此期间,我也在同步推进我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系列思考,与学习自传撰写者的沟通,帮助我获得了第一手的案例资料,在对话交流过程,我也改进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成果陆续呈现在不同阶段创作的文档中:《学习部落》(2013)、《学习图景》(2015)、《学习视角》(2016)、《英才集展》(2015)、《英才生涯》(2016)。目前正在创作的是《学习生态》和《英才生态》两个文档。

我的学习活动视角设定为跨覆盖学习、工作与创造三个阶段。这些思考也呈现出学习与职业发展、心智发展及创造历程的交错。

学习叙事

好友安猪在今年的开智大会上演讲,他倡议我们用时间来思考。他的演讲给我很多启迪。知识是无限的,问题是有限的。问出好问题,选择好问题。其实这才是信息过载时代的解决方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每个问题都要自己去找答案。一些重大的通用问题,古往今来的智者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答案,不参考是可惜,盲目应用是迂腐。

我把这种人们发现问题遇到困境的状态称呼为 [学思困境]。我去年发展学习自传这个小工具,今年有了一些小推进,我在人们自我撰写学习自传的基础上,拓展出 [学习叙事] 的方法,让撰写者和指导者通过书面问答交流,来来回回探询撰写者的心路历程,帮助他们以他者的视角重新诠释自己的学思历程。在这个过程,我尤其关注撰写者如何经历他们的学思困境,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现在的他是如何评估过去的思考和行为,当指导者分享看法意见之后,撰写者如何对自己的评估和指导者的评估做对照。

这个脉络派生出一个新议题 [心智转向(The Mindturn)]。我用它来探讨人们如何在一个时间段内调整心智,转变创造或工作领域的方向。我在收集一些学者、作者等的故事经历,看他们是如何调整创作和事业方向。年中时我也以《心智转向》为题,写了我自己的第二份学习自传《心智转向—从零到一,建构理论视角》。我在这个文档里详细叙述了我从2013-2016年这头尾四年将业余时间从过去的青年社群实践活动领域转向到认知科学、行动科学等学科理论领域的学习。

学习部落

我在2013年撰写《个人学习部落》一文,提出[学习部落]的概念。这次的创作激起我对于[社会化学习]理论的兴趣。我沿着温格的路径开始探寻。

个人学习部落是一个比实践社群更小一个层级的概念,我侧重强调私下与导师及学友的深度交流。温格发展出[实践社群]理论之后,他近年的理论推进是[实践图景],这是一个比实践社群更高一个层次的概念,强调跨社群的社会化学习活动,与《社会物理学》中的概念异曲同工。我的发展方向承继温格的社会化学习理论路线,只是我从下拓展,把个人学习部落作为实践社群下面的一个层次,然后把个体使用外部记忆工具形成的层次叫做个人信息架构。这些多重学习环境构成一个学习者的个体的[学习生态]。

我的这些拓展主要是在温格发展出来的实践社群理论基础上做一些拓展。实践社群理论诞生于前互联网时代,前身是情境学习理论。这些理论的两个核心主旨:人们需要在知识运用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学习活动也是身份建构活动。

这个理论在后来传播到实践领域中发生了一些变异,很多大型企业的知识管理人员将实践社群理论作为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公司与社群的关系,我的观点倾向于两者是并列的关系,社群不一定需要依附于公司。

第二个瑕疵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构建社群的技术门槛日益降低,社群形态多样化,实践社群理论所覆盖的社群形态则比较单一。因此,我在社群层次上做了一些拓展,划分出学习社群、实践社群、跨界社群和项目社群四种形态。学习社群对应基本素养,实践社群对应胜任力,跨界社群对应知晓力,项目社群对应联结力。

第三个瑕疵是,实践社群理论即使拓展到现在的实践图景阶段,依然没有把知识和学习整合在一起。我认为个人学习和公共知识是交织在一起的,《知识图景》幻灯片详细阐述了这个视角的思考。

学习生态

过去我对于学习的思考,还停留在学习理论上。我的视角是,讨论学习应该如何做。前述部分提到的[学习生态]严格来说是[个人学习生态]。年中时我对“社会化学习”做了一个反转,把它变成“学习社会化”。到了这个阶段,[学习生态]的含义演变成:用学习活动来改善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态,大到社稷乡里,小到家庭。换句话说,这是[公共学习生态]。公告学习生态生态改善了,反过来对于个体也起到了更好的学习成长的生态支持环境。

温格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反转。他最早在情境学习理论中提出人们在社群中学习,接着发展到实践社群理论阶段时,他做了一个反转,提出人们在一起学习,就会形成社群。

我用维果茨基的活动理论作为更基础的指引,从[学习是一种活动]来发展一个新的视角,学习活动如何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如何改善社会系统。学习活动即是心理活动,也是社会活动。它在个体发展、社群建构和社会进步三个层次上都有各自对应的使命和意义。

如果学习是一个主神,那么她有许多化身。学习活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理解、对话、沟通、诠释、咨询、引导、传播、展演、改变、创造等等。我都把它们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具体呈现形式。学习活动包括理解、传播、对话。对于个体而言,这是在内化知识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这些就是社会共识、文化融合的具体形式,是文化构建的过程。

学习活动发生在环境中,解锁多重环境,就可以构造出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在多种形式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展演多重角色,开展丰富的互动,从而发展多重关系。

[学习生态] 这个新词汇实际上代表了我对开放教育运动的第三个阶段的理解。第一个阶段开放教育资源,重点是 [学习资源],解决的[公平获取]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 [育展维新],重点是[学习路径],采用内容集展的办法,解决知识的组合和诠释的问题。

[育展维新]的全名是《集展共用,服务教育创新》,这是2012年5月,我在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行的中国教育论坛2012年会上的发言主题。在目前开放教育资源极为丰富的基础上,通过集展人(curator)的努力,建立更多的线上的、线下的学习社区,为大家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化学习环境。

这个主题结合了我在[内容集展(content curation)]领域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和对开放教育运动的观察与思考。2013年,[育展维新]的理念催生了[开放学习机会]。在做WEE的品牌重塑时,我构思了WEEx开放品牌计划,x=独立组织的开放学习机会,旨在借鉴TEDx的开放品牌模式,鼓励大家践行创造开放学习机会。

开放学习机会(Open Learning Opportunity, OLO) 说的是,拥有各类资源的成年个体、商业机构、公共机构、媒体部门,通过合理组织和策划,将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包装组织成学习机会,并免费向学习者开放。任何个体和群体都可以通过提供“开放学习机会”的方式来帮助当地社区的学习者,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三、四年之后,我现在说的[学习生态]和过去这些理念有何区别呢?学习生态说的是为每一个学习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生态。它的核心重点已经不是以资源和内容为主,而是切换到了以学习活动背后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通过[集展/诠释/引导/对话]这些手段,我们来重塑基于学习活动的社会关系。

不知道自己无知是可悲的、知道自己无知而不开放心智去学习新知,是可耻的。不知道已有新知能解答自己的疑惑,是可怜的。知道新知而故意改头换面偷梁换柱是可憎的。好的社会应该创建好的学习生态,让我们每一个人从可怜、可悲、可耻、可憎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走向可喜、可贺、可敬、可爱的人生新境界。

学思历程

下面是2016年我在[学习自传]小项目上的一些足迹,它们构成了我在这个脉络上的学思历程。这样的历程尚未完结,旅程的前方还有很多风景等待我的探寻。

  1. 撰写《学习自传践行指南》微课。

  2. 建立[学习自传交流群]微信群,辅导人们撰写学习自传。

  3. 设计[观念卡],帮助大家撰写学习自传。

  4. 拆分出[创业自传]、[家庭自传]和[空间自传]子议题。

  5. 与数名学习自传撰写者私下沟通,保持联系。

  6. 加入国际学习科学协会,开始留意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

  7. 阅读Howard E. Gruber的著作Creativity, 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和Darwin on Man: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将他研究方法the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work和核心洞察network of enterprise引进到学习自传项目中,作为关键性的指导思想之一。

  8. 与友人郭歆探讨建立叙述行动研究中心的可能性。

  9. 获悉黄斯涅目前在从事生命叙事项目,重新联结上。

  10. 联结友人郭歆与黄斯涅。

  11. 研读诠释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的作品,学习他提出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方法。

  12. 分拆出[学思历程]子议题,作为[学习自传]在智者领域的化身。

  13. 以幻灯片形式,撰写我自己的第二份学习自传《心智转向:从零到一,建构理论视角》。

  14. 设立[心智转向]子议题,通过阅读传记,收集人们在事业上和创作上转向的案例,以此探讨个体的认识论的转变。

  15. 设立[心智地理]子议题,收集人们在空间体验上的案例,重点关注空间体验对于个人带来的心智启示。

  16. 观摩友人阳志平老师和程乐华老师的创作历程,撰写综述《最小心智架构与创造自指》。

  17. 阅读关于叙事心理以及社会科学叙事转向的一些文献。

  18. 阅读维果茨基文化-历史活动心理理论方向的一些文献。

  19. 阅读智者传记及思想史方面的书籍,例如《青年王阳明》、《叫魂》、《韦伯传》、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等。

  20. 与数位朋友通过邮件进行深度的学思历程探询式对话,探索[学习叙事]模式。

  21. 观摩程乐华老师发明的[意象火柴秋实版],学习[生命意义]和[死亡恐惧管理]理论。

  22. 观摩数个创业项目的发展历程,整理有助于理解创业者心智的模型工具,筹备[创业叙事]子议题。

  23. 设计[学思卡片],完善[学习自传]的辅助工具。

Becoming/Become

Angela Duckworth在Grit一书中写下这样的金句:

Nobody wants to show you the hours and hours of becoming. They’d rather show the highlight of what they’ve become.

对于我来说,Becoming/Become还有更多层次的意义:

Becoming=学习叙事
Become=学习自传

个体是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不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讲述其实是在反复诠释自己的行为和心智。学习自传是长周期的个人的叙事写作,我们可以把它看作静的。学习叙事是频率更短的互动的学习叙事,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动的。

对于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而言,Becoming/Become或许意味着两种知识:

Becoming=隐形知识
Become=显性知识

去年创作《混合媒体时代的知识图景》幻灯片。我在末尾引用了迈克尔.波兰尼的话:

个人对求知的寄托、科学社群对知识主张的共识,以及社会对自由思维的尊重,都是人类知识增长过程环环相扣的要素。

当初我读到这段话时,激起了极大的共鸣。每一个时代的[智识气候]都来之不易,有赖于置身其中的个体与群体的共识与努力。巧合的是,我过去作的事情、选择的兴趣领域以及坚守的信念,都和这些智者的谏言保持一致。从OOPS, Cnbloggercon, TEDtoChina 到CAPE, 新四年, WEE, 开智,这些实践活动是社群建设。不论是[社会化学习] 也好,[学习部落]也好, [学习生态], [心智经济] 也好,这些议题都和此类实践和信念密不可分。

让我们一起来揭示、分享、决定这样的进程。

如何联络

前述提到的[新工作观]微信群将于2017年1月10日关闭。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想要联系我。那么,最好的方式是阅读下面两个文档,然后写一篇你自己的学习自传,发邮件给我。

  1. 我撰写了第一份学习自传《自由灵魂》。

  2. 《学习自传撰写指南》(链接1,链接2)

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最后更新于2017年1月1日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