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18): 八个重要的事实领域(上)

NOVEMBER 24,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提出[个人认识动力系统]的讨论框架,包括[事实、意义、行动、知识]四个维度,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这篇属于[事实种种]这个部分的讨论。

前两篇介绍了经验的事实、准经验的事实和非经验的事实三个分类,本篇在此基础上从另外一个维度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组合这两个维度,编制一个名为“事实种种”的图表。此图表的目的帮助大家在使用生命容器概念整理生命历程的种种事实时,厘清脉络,明晰重点。

认知能力与认知分配

我在2016年底创作了题为《心智舞台》的幻灯片,提出了[射灯-演员-舞台]的隐喻,以此构建了一个[视角(射灯)-对象(演员)-领域(舞台)]的创新概念拓展模型。今年上半年我在辅导学友进行学思回顾时,创作了一份《世界观种种》的幻灯片,梳理了“理性、感性、诗性、灵性”的四种世界观。

这两份创作可以算是这次“个体认识论图景”的前奏,它们引导我去思考个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和差异。在这两个创作中,我讨论了“认知能力”和“认知分配”这两个小话题。

认知能力

客观而言,人的认知能力有高低之分。例如智商测试,可以区分不同人的智力状态。关于认知能力有很多细致维度。我在讨论世界观时,选择的是[抽象/具象]这个维度。抽象逻辑思维水平高的人,容易掌握概念类的思考。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低的人,只能通过具象方式来理解事物。

举例而言,儿童相比成人,通常儿童的抽象水平比较低,他们需要通过身体活动、观看动画片、听故事等方式来理解世界。成人则可以阅读书籍——尤其是非虚构类分析性著作——来理解世界。遗憾的是,有些成人即使年龄远远比儿童大,他们的思维能力依然停留在具象能力阶段。

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和培养得以提升和改善。例如,通过阅读虚构类分析性著作、做理性测试与训练、学习非虚构写作、学习数学与编程语言等等,日积月累,人们可以循序渐进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认识分配

认知分配说的是个体的认知偏好于哪些东西,你把自己的注意力、精力、认知能力分配到哪些事务上。你关注哪些事物,这些事物会反过来影响你如何认识世界。你的偏好构建了你的信息环境,这些信息环境反过来影响你的心智发展,改变你的认知状态,形塑你的世界观。

如果你的偏好是科学,那么你就会选择阅读科学类的书籍,订阅科学类的微信公众号,你会分享科学类的文章,你会和爱好科学的朋友频繁交流。因为这个偏好,你大概不喜欢与信仰宗教的人交往,如果你的朋友圈里出现某人分享宗教信条的文章,你会审查这个人的背景,甚至考虑是否取消关注这个人。

认知分配具体探讨起来有很多的维度。在讨论世界观时,我选择了[内部/外部]这个维度。有些人的注意力倾向于个体内部,关注精神层面的、个体层面的东西。另外一些人的注意力倾向于个体外部,关注成就层面的、社会层面的东西。

认知分配是可以调整的,这个调整比起提升认知能力来说更为容易。一旦人们认识到某种调整的价值,他们会倾向于付出实践,做出这种调整。

增进理解与认识改变

在个人认识动力系统中,“认知能力”对应的是“事实-知识”关系,在繁杂琐碎的事实面前,我们需要借助各种对应的知识来增进理解。“认知分配”对应的是“知识-行动-事实”关系,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偏好,合理地将有限的心智资源分配到合适的知识领域,分配到优先的事实领域,这些偏好调整都要求我们做出具体的行动。

本篇提出的事实种种分类表,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对生命历程的事实有全景总览式的了解,提供一个骨架脉络,方便大家进一步寻找对应的知识。借助这个表格,大家也可以对自己的认知分配进行对照检核,以此促进调整改变。

林林种种的事实领域

我在经验的事实、准经验的事实和非经验的事实三个分类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维度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组合成名为“事实种种”的如下图表。

新的维度是按照事实领域来划分,我提出了八个重要的事实领域:




环境
观念
情感
关系
资源

事实领域的分类是开放的,一定还有第九个类别、第十个类别等等,我只是提出值得大家优先考虑的八个类别。八个类别对应到“经验的”、“准经验的”、“非经验的”三个范畴,组成24个区域。我在上述图表中这个24个区域示意了一些具体的内容,展示这八个分类的具体内涵。

如果仔细磋磨的话,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八个分类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组,[人、事、物、环境]这一组偏向具体一些,[观念、情感、关系、资源]这一组偏向抽象一些。这个八个分类是从个体为视角出发,考虑的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所包含的种种事实。

万千世界,芸芸众生。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世界人口在2017年已达75亿人,联合国估计,在210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112亿。假若有人天生禀赋,能够一目十行地阅人无数,他能接触到的地球上的人也是有限的。由此可此,非经验范畴的人,除了明星政要、牛人网红这些高辨识度的知名人士,其他的大多数人,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群体的概念,例如,日本人、欧洲人、非洲的儿童、环保人士等等。

在经验范畴之内,一个人能结交多少朋友?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给出了一个回答:大约150个。这个数字也被称为的邓巴数(Dunbar’s number)。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可以推断,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大小有限,它决定了一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允许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

邓巴数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层次:最顶层是核心家庭成员与亲密好友,7人;第二层是扩展家庭成员和一般好友,21人;第三层是社区成员、工作伙伴和远亲,35人;第四层是其余类型的联系人。

在准经验范畴之内,我举例了往来客户和精神导师两种类型。如果你创办了某个企业,或者在某个企业里担任销售主管,那么往来客户必定是你需要特别注意的人,你一定有很多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这些人身上。当然,你会清楚地把这个群体和你的亲朋好友清楚地区隔开来。另外一个类别是精神导师,例如某个人酷爱读书,或者从事学术研究,可能某个已经过世的历史上的某位学者,对于他的影响就特别大。由于一人不在世,两人不可能产生面对面沟通的直接互动,这种就只能归属到准经验范畴。

当我们说生命历程,这里潜在隐含着“时间、过程”的意思。生命就是一件大事件,这个大事件就是由各种小事件组成的。生老病死,婚丧娶嫁,求学找工,升职致富,中奖夺冠,离家返乡,光宗耀祖……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事实,都可以归结到种种活动上。

在经验范畴,值得注意到是三种类型的事情:日常习惯、核心活动、重大事件。日常习惯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工作中的不起眼的行为习惯;核心活动就是每个生命阶段的关键生涯任务,例如求学时做好一个学生,学习到知识,建构世界观。完成学业毕业时找到一个好的工作,顺利完成从求学到职场的转换;重大事件包括计划中的关键生涯历程,例如结婚,建立新的家庭;迁居海外,远离母国等等。重大事件还包括未计划的意外的事件,例如一些天灾人祸对生命历程带来的影响,或者一次旅行带来的重大心灵启示,导致世界观的重大转变。

准经验的事件,以新闻报道和社会分享为典型代表。新闻报道以信息副本的方式,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发展,与保持同步。社会分享则是其他人口耳相传给我们的事件,这些同样是信息副本,有些是事实,有些是故事。

非经验的事件,以历史事件和社会事件为典型代表。有些会以信息副本的形式进入我们的准经验范畴,有些则可能永久地呆在我们的生涯历程之外,对我们来说一直是未知地带。

物件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何厘清这些不同的形态呢?让我们先看看一些相关的词汇:

事物(things):可以是具体物件,也可以是抽象话题。
客体(object):学术科学用语,客体是被处理的对象。
物质(matter):物理的,实体的。
人工制品(artifacts):人造的,而非天然的物件。
认知人工制品(cognitive artifacts):表征信息的人造设备。
符号(sign):可以是具体物件,也可以是抽象行为。
智能物件(smart things):具有数据通信能力的人造设备。
信息(information):虚拟的、抽象的,非实体的。

按照[自然/人工]和[实体/虚体],我绘制了一个矩阵,以此考察物件形态类型:

“信息”在我们迄今为止的讨论中,它一直扮演着“准经验的事实”的载体形态,因此我不准备单独将它提取出来讨论。此外,在八个类别中,我列了“观念”这个类别,它和“信息”在某些地方会重合。排除了“信息”之后,上面的矩阵还列出了几种物件形态:动态物、虚构物、自然物、符号物、认知人工制品、人工制品、智能物件。随着时代演进,物件的形态从上面矩阵的左下象限(自然,实体)朝右上象限(人工,虚体)发展。这个趋势与我们讨论“经验的、准经验的”时的结论一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虚体的物件,在人类生活中的比例迅速提高。

如果回到“经验的、准经验的”范畴划分上,这时我们实际上看的不仅仅是物品的属性,还在考虑“个体-物品”的关系。从这个立场出发,我建议大家关注经验范畴内的三类物件:常用器物、活动工具、自制工具。常用器物就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家居出行等等各种器物,这些器物过于平常和普通,我们通常不会特别注意它们,更不会去可以关注我们如何与这些器物互动;活动工具就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使用的生产力工具,在特别场合使用的道具,各种实践活动中依赖的物品等等;自制工具则是我们自己动脑、动手做出来的用于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产出某种逗趣行为的物品。

“物”是非常具体的,人们特别容易感知到物的存在。相比之下,物的“准经验范畴”和“非经验范畴”就远远不如“经验范畴”来得重要,因为它们都变成了信息副本,失去了物的重要属性。除非你从事物的设计或者物的研究,你才会对经验范畴之外的物品特别在意。

环境

我在经验范畴的环境中举例的周遭环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实际上它们直接等同于德国生物学家雅各·宇克斯库尔(Jakob von Uexkiill)提出的一对概念umwelt和umgebung。动物从大环境中能够感测到的小环境,就是他的周身世界umwelt,而无论如何都更为真实的大环境,则称为umgebung。

雅各在1909年观察到一种简单却往往被忽视的现象,在同样的生态圈里,不同动物从环境中采择的讯号不同。他由此提出周遭世界的概念,以此描述这个现象。在壁虫又聋又盲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讯号就是温度和丁酸的气味;对黑鬼刀电鳗鱼而言,是它的电场;对以回身定位的蝙蝠而言,是空压波。

上节讨论物件时,我强调说我们讨论的实际是“个体-物品”关系。同理,在这节,我们讨论的则是“个体-环境”关系。因此,我们在讨论经验范畴的环境时,需要进一步区分出umwelt和umgebung两个层次。以一个四口之家而言,一对年轻夫妻,一个学前班的女儿,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他们一家人共享相同的生活环境。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这四个人感受的小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知觉环境中的物品、物品之间的关系,物品和他们自己的行为。这个部分更为细致的讨论,我们可以参考生态心理学的可供性(affordance)理论等研究成果。

准经验范畴的环境指向到周遭环境之外的外部环境,它可能是本地的城市环境、省份、国家等等,包括了地理、文化等等各种因素在内。例如,我常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上个月我送我的小孩去休斯顿偏北的一个小区参加同学生日会。由于我们并没有记住在那个区域,我对那里的路名、街道等等并不熟悉,可以说这个地点不在我的经验范畴之内。然而,相比起澳大利亚来说(我未曾去过澳大利亚),这个地点可以说是准经验范畴的环境,毕竟它还是处于休斯顿这个城市,而我对于休斯顿的这个城市的大的层次东西具有经验性的理解。

环境不仅仅指地理位置这样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用到“溜冰场”,“炼钢厂”,“TED大会”,“自动化生产线”,“歌剧演出”等等具体的体验性的现场环境。这时,经验的,准经验的,非经验的就非常清楚了。你有没有在那样的现场的亲身经历,是通过媒体网络道听途说,还是根本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这些非常容易分辨。

此外,当我们谈论环境,还需要特别注意”生态位(niche)”这个概念,包括自然的生态位和社会的生态位。自然的生态位,可以算是经验范畴的环境,相关的“生态位构建理论(Niche Construction Theory, NCT)参考我在年初写的《年度新知:生态位构建》。社会生态位接近于准经验的范畴,相关的概念参考程乐华老师撰写的《「生态位思想」解读个人职场发展》。

中场休息

让我们休息一下,中场休息看看图片,下面这个图片里的小孩,为何看到地面上的画的一些线框和数字,就不由自主地一格一格跳起来?

下篇,我们继续讨论观念、情感、关系、资源四个分类。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