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9):活学活用三生万物的皮尔斯智慧
Published October 21,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前几篇我提到[个体知识的三个重要维度:事实、意义、行动]。从第6篇开始,我们来谈谈[事实种种],看看[个体-事实-知识]的关系,探讨完事实之后,我们最后来回答[我需要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
上一篇《个体认识论图景(8):皮尔斯的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介绍了皮尔斯的现象学思想和三大范畴。
皮尔斯的现象学范畴实在是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尤其是第一性、第二性都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有些类似《道德经》说的“道可道非恒道”,或者维特根斯坦说的“不可说”,近年的确有学者在研究皮尔斯学说和维特根斯坦的关系。这个话题又绕到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那里。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只能阅读皮尔斯的文集,阅读其他人对皮尔斯的文字的解读进而形成的文字。读了一些文字之后,我对现象学三范畴有了一些理解,这些理解是否符合皮尔斯的原意呢?这一次让我们来活学活用一下皮尔斯的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看看通过案例练习是否可以增进我们的理解。
既然是案例练习,我恳请读者将下述部分的讨论限制在本篇之中。
案例一:儿童画
我家老大培风今年七岁,他有一本日记本,特别之处在于每页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空白,用于绘图,下部分带有多道横线,用于写字。这种日记本模拟了他这个年龄段的童书的形式。
暑期时,培风每天都会画一页或者两页。他使用铅笔,画的都是物体的线条。有一天,他画了一个投递系统。他画完之后,让我去看,我跑过去一看,有些诧异,他居然画了一个流程图,展示了投递邮件包裹的整个过程:装箱、封箱、盖戳、上流水线、装车、投递到户。在每个环节中那个邮件包裹上的标记都一直在,保持一致。
暑期快结束时,我太太Adele在YouTube上找了一个学习儿童画的频道,这个频道的特色是绘画老师带着他的孩子一起出镜,镜头里展示了老师和孩子的两张A4纸,老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孩子画的笔画,对比老师画的,经常不够准确,有时把整圆画出椭圆,有时把小的画成大的,有时位置偏差很大。老师总是诲人不倦地说,没啥关系,就是要开心嘛!
培风前年参加过绘画学习班,进步不大,他也没有什么兴趣。倒是今年他每天在那本日记本上画啊画,一个学期下来,整本笔记本都画满了。
如果借用皮尔斯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来讨论,培风在特别日记本上画的就是他的第一性的绘画,他在用画画表达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他怎么理解邮政投递系统,他就怎么把它们画出来。这些画就是他的本质性的表达。
在这些本质性的表达面前,我们大人是无需要做任何评判的。这时那里需要去评判他画的不够像,笔触不够细腻,色彩不够好。这些我们看来的所谓的绘画技巧,不适用于评判培风的本质表达。
YouTube里的绘画老师和他的孩子,给我们展示的绘画可以看成是第二性。每次绘画老师的画和他的孩子的画,都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同样延续到我们家,当我们让培风和他弟弟观看这些视频时,我们也拿出A4纸,让培风和培容跟着练习,当绘画老师在视频里画了一笔,他们把视频按暂停,在桌面上的A4纸上画上一笔,如此反复。这时,绘画老师、绘画老师的孩子、培风、培容,四个人在四张A4纸上画四张同样的画,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画与其他三个人的对比。
在这个案例中,第三性该如何解释呢?我意识到培风在特别笔记本中画的东西,表达了他现在对于世界的理解,我意识到这是他的本质性的表达。培风、世界、画、笔记本、本质表达,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于YouTube里的绘画老师来说,当他的孩子画出的笔触不够准确时,他对观众说“没啥关系,就是要开心嘛!”,这时,我们意识到孩子学习绘画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应该以拔苗助长的心态批评孩子不够好。原画、临摹画、孩子、老师,构成了一个学习的系统。这些理解带来了新的意义,超越了培风本身的画和绘画老师的教学这些事实,可以普遍性地应用于其他场所。
案例:书写
假设我们将blogging、writing和narrating看成是三种书写方式,现在我要尝试将它们和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对照起来看看。这三个东西是有些交叉的,不好分类的。凭借案例练习的名义,就让我来冒险一下。
- 第一性书写:例如,blogging(网志)。
- 第二性书写:例如,writing(写作)。
- 第三性书写:例如,narrating(叙事)。
为什么我将blogging理解为第一性书写呢?第一性是本质的,无需对照的。blogging在三种形态中最接近第一性。blogging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进行书写,而不是以读者为中心,或者以评论为中心。一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的本真的自我的表达,这种表达不是为了什么企图,为了讨好什么人,为了兜售什么东西。这种自我表达仅仅是因为这个人在这段生命历程中需要这种形式的表达。
“网志”作为blog的中文译名之一,恰好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第一性书写”这种内涵。一个人的blog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在网络中的呈现。一个人在思考些什么,他做了些什么,他在对谁说话,他的感受怎么样,这些才是一个人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经验。当这种经验公开地展示在互联网上,以网志的形式呈现时,他的生命就在互联网世界上流动起来。
我很早就抛弃了互联网世界是物理世界的镜像这种观念,我更认可互联网世界和物理世界是混合在一起的。一个人如何在这种混合世界中呈现自我,这取决于他自己的偏好和他的技能,互联网世界毕竟是一个新涌现出来的技术构造,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游刃自如地使用新的工具,适应新的环境。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环境,互联网上的blogging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本质自我的方式。
在这次讨论中,我把“writing(写作)”可以看成是传统的、正式的写作,例如正式出版一本书这样的写作,或者提交某个文档给上司等等。这么界定只是区分出它与blogging(网志)的差异。在这样的区分基础上,我把writing(写作)看成是第二性书写,它必须以读者为中心来写作,意图强烈的。writing(写作)的成果有时称呼为作品,作为一个作品,它必须和其他作品比较、参照,作者在创作之初,也预设了自己的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差异。
叙事的范畴非常大,我在这里把“narrating(叙事)”类型的写作界定为生命叙事类。它可以看成是第三性书写。第三性书写结合了第一性书写和第二性书写,既以个体本体的经验事实为主,又考虑了读者在内,同时,“narrating(叙事)”的生命叙事,要求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置于社会文化历史活动背景中,从个体生命书写来折射时代主题,个体的故事因而具有了普遍性。这符合第三性所说的意义。
这里的讨论从书写者、书写内容、书写方式着手,区分了第一性书写、第二性书写、和第三性书写。
案例三:时间
如果用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讨论时间,那么会得出什么东西呢?我找出了貌似可以对应的案例,生命流、社会钟和时间观。
- 第一性时间:例如,生命流。
- 第二性时间:例如,社会钟。
- 第三性时间:例如,时间观。
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绵延(duree)”的概念,他推崇以直觉的方式体悟知觉当下的世界。他认为绵延是纯粹的记忆,它保留了各个时刻的异质的绵延,这种真正的时间之流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
我受柏格森的启发,将个体的生命历程比喻为生命流。对于生命流来说,时间是绵延的,不间隔的,完整的。生命流的时间是第一性时间。它是个体生命历程的本质所在,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社会制约的。
生命流看起来是理想形态,而现实形态往往相反,人们的时间都是碎化的。我用“社会钟”这个新造词来解释社会外界对于个体的时间干预。社会钟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个体的时间管理,它把个体放在社会网络、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习俗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指出这些因素对于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个体,意识到社会钟的存在是解锁社会钟的第一步。作为团体,可以考虑善用社会钟或者恶用社会钟,给人们加锁。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社会性的时间结构”,它通过象征性地控制年龄界线完成了一项政治功能。对时间的利用,亦即将连续性的时间构成截取为非连续性的时间片段,从而造成了既是生物上的,又是社会区分的合法化。布迪厄说的这种情况算是社会钟的一种具体呈现方式。
与生命流相反,“社会钟”的存在对个体的时间进行了社会性的切割。我将“社会钟”纳入第二性时间的范畴。
时间的刻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关注的时间跨度是一万年,有的人关注的是以秒为单位的瞬间。Long Now Foundation基金会做的事情能够特别有趣,他们就是用各种新奇的项目,例如长线思考研讨会系列、罗塞塔石碑计划、万年图书馆等项目,来引发人们重新定义自己的时间观,以超越个人生命极限的时间跨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10/05/stewart-brand-the-clock-of-the-long-now/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对人们的时间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了时间可以区分为三种区域:过去、现在和未来,基于对这些时间区域的个体偏好,有三种偏好类型:现在导向、过去导向和未来导向。他继而把人们的时间观的态度偏见归纳为六种类型:过去积极主义、过去消极主义、现时享乐主义、现时宿命主义、人生目的导向主义和转世主义。
http://www.tedtochina.com/2009/08/27/philip-zimbardo-on-time-perspectives/
我把津巴多的时间观作为第三性时间的案例,它虽然是个体的,但是体现了普遍性。它是诠释的,充满意义的。这种时间观和第一性、第二性形成了强烈的差异。有趣的是,第三性是联结第一性和第二性的中介和桥梁,恰好在生命流和社会钟的对抗中,个体的时间观起到了调节作用。什么样的个体时间观,决定了个体如何应对社会钟的规约,如何在更大的时间范畴中化零为整,重塑自己的生命流。
案例四:我
最后一个案例,我们来挑战一下抽象的“我”。如果用第一性、第二性、第三性来看待“我”,那么“第一性的我”、“第二性的我”和“第三性的我”会是怎么样的呢?
亲爱的读者们,这个挑战留给你们去尝试。
swordi.org/2017/10/21/ikno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