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1):探寻生命历程中的秩序感(中)

DECEMBER 4,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提出[个人认识动力系统]的讨论框架,包括[事实、意义、行动、知识]四个维度,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这篇属于[事实种种]这个部分的讨论。

上篇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生活组形]。生命容器划定了时空边界,事实领域的8个类别“人、事、物、环境、观念、情感、关系、资源”给出了生命事实的类型,生活组形进一步在一定的时空边界内描述这些事实聚集组织在一起所展示的秩序、模式和形势。

从生活组形到生活秩序

从生活组形出发,我们来讨论一下“生活秩序”这个议题。Eleanor J. Gibson所说的秩序感指的是“the search for order in the world”和“Seeking and Using Order”,这个讲的是人的行为特征之一倾向于探寻隐藏在这个世界上的种种秩序,并且使用这种秩序。这是偏向个体视角的思考。

对于生活组形来说,一个生命容器中的生活组形,体现了一种生活秩序。这种秩序是在这个生命容器中的种种事实聚集组织在一起所呈现出来的。这些事实和个体高度相关,以非常客观的形式展现在那里。但是,个体能否明确地从生活组形中察觉到某种生活秩序,这却是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定。

组形和秩序的差别在哪里呢?要把这个讲清楚不算那么容易,举一个例子来说。这周培容所在的幼儿园贴出了如下的一个海报。这个海报清楚地展示了组形和秩序的差别。

这个海报上有22个字母,组成了一个小故事。你如果从左到右,然后逐行阅读会读到耶稣诞生的小故事。如果你将注意力放到中间绿色的竖下来的几个字母,你会看到”CHRISTMAS(圣诞节)”这个单词。

假如组成圣诞节的这些字母不是绿色,字体大小也和其它单词一样,如果你没有仔细看的话,就不会注意到竖下来的圣诞节CHRISTMAS这个单词。即使是仔细看,有的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直接看到这个单词,有的人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刻意搜寻。这种能力差异在认知心理学上叫做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格式塔心理学里叫它“洞察”(insight)。

这个海报中这段句子来自《圣经》故事,它所表达的意思和圣诞节的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一样的。在这个案例中,模式识别和洞察的操作没有产生出新的意义。如果我们从这些句子中,使用竖读,或者斜读,读出孔子的名字或者释迦牟尼的名字,那么,新的洞察和原有的意思产生了偏离,“形”和“意”的两个属性分离开的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我们继续将文化和情境的考量加入到这个案例中。如果一个人从亚洲的某个国家来美国旅行,他来到这个幼儿园,看到这个海报。假设他对于基督教文化没有什么基本常识,他只知道圣诞节就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的节日。那么,他就不能将这个句子的意思和圣诞节这个词的意思等同起来。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文化差异,个体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对于同一个物件的理解认识不同。从认知心理学来说,这是背景知识,个体没有先前的组织储备,在当下就无法正确理解这个物体。这个讨论进一步指出了个体这边的因素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讨论,我们可以区分开组形和秩序。组形是客观存在的,它偏向于元素、组织和形式,它和个体差异没有关系,这张海报就是这个样子,它不会因为看它的人不同而变化。秩序是因人而异的,它偏向于形势、意义、和体验,它取决于个体如何解读组形,如何获得洞察和感受。不同的人看这张海报,产生不同的理解,获得不同的体验。

如上的例子是一个单纯的视觉物品。对于生活组形来说,现实世界远远比一张海报复杂,这不仅是说事实数量和种类繁多,各种相互关系庞杂,更重要的是,个体是直接置身于这些事实中的。这就像是一个人置身于迷宫中,他在迷宫中的某个特定位置,这和他站在迷宫外面的高处平台俯视迷宫完全不同。我们通常都是置身于生活事实中的,如何能否在特定情境,从特定局部,看到生活迷宫的全局,从而洞察到某种秩序呢?

形势、动力与平衡

区分开组形和秩序之后,为了更好地深入理解秩序,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与生活秩序有关的三个概念:形势(status),动力(force)和平衡(balance)。

之前我们谈到隐喻的时候,介绍了“经验主义现实论(experientialist realism)”的认知观。我们在谈到容器隐喻时,提到了同样时遵循经验主义现实论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ta)”。

这次我们遵循同样的认知观立场来讨论这个形势、动力和平衡。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意象图式”。认知语言学家使用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ta)”和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意象(imagery)”、“图式(schema)”的术语有所差异。我遵循经验主义现实论的领军人物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关于意象图式的立场。

image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

约翰逊在1987年出版的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详细探讨了他的意象图式理论。吴为善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中这么引述约翰逊的讨论,“为使我们能具备有意义的、相互联系的经验,能理解它们并对之进行推理,我们的行为、感觉、知觉活动中一定存在着模式和常规。意象图式正是上述活动中一再出现的模式、形状和规律。这样的模式作为有意义地组织起来的结构,主要体现在我们空间的身体运动,我们对物体的操纵,以及我们的感知互动层面。它给我们的经验赋予了一致性和结构性。”

约翰逊在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指出了一些在人类生活经常出现的重要意象图式:Container (容器), Force (动力), Balance (平衡), Compulsion (迫动), Blockage (阻碍), Counterforce (反作用力), Restraint removal (去抑制), Enablement (赋能), Attraction (吸引), Mass-count (不可数-可数), Path (路径), Link (连结), Center-periphery (中央-边缘), Cycle (周期), Near-far (近-远), Scale (尺度), Part-whole (部分-整体), Merging (合并), Splitting (分裂), Full-empty (满-空), Matching (匹配), Superimposition (叠加), Iteration (反复), Contact (联系), Process (进程), Surface (表面), Object (物件), Collection (集藏)。

约翰逊在书中并没有详细地讨论每一个意象图式,他重点讨论了路径、容器、动力和平衡等几个意象图式。他同时也指出,上述意象图式只是一个不完全的清单,有识之士可以按照意象图式的定义和分析,开发他没有提及的新的意象图式。他同时也指出,这些意象图式可以组合起来使用。

下篇

下文讨论动力和平衡时,将引用约翰逊的讨论。约翰逊并没有提到“形势”这个意象图式,按照他的提示和原则,我将自己开发“形势”这个意象图式,用于我们的讨论。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