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13):我们赖以认识的隐喻

Published November 6,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前几篇我提到[个体知识的三个重要维度:事实、意义、行动],随后我将它们列为单独的因素,提出[知识、事实、意义、行动]四大因素结合[个体、时代]时空背景而组成的[个体认识动力系统]。

上一篇说到Tony Yet来访休斯顿,我们聊起一些学思活动和知识创造的一些话题。我用个体认识动力系统的图示模板绘制了一个话题云,将我和Tony的聊天关键字可视化一下。这个话题云中最突出的几个关键字是“图表(diagram)”、“隐喻(metaphor)”、“容器(container)”、“界面(interface)”和“可供性(affordance)”。

今天来详细聊聊“隐喻(metaphor)”这个话题。这篇算是对于《个体认识论图景(2):客体知识范畴》的补充。

隐喻:第五种典型中介

我在《个体认识论图景(2):客体知识范畴》中列出了四种典型的中介区的知识,“如果说证成区的知识是假设,那么中介区的知识就是为了证成这些假设而诞生的工具。在各种林林种种的工具中,启发式、框架、原型、图表是四种典型的工具中介。”

介绍了这四种典型中介之后,我也强调中介区的知识不止这四种。“中介区的知识当然不止启发式、框架、原型、图表这四种,我只是将它们列出来,其他限于篇幅和时间,尚未列出来的类型,大家也可以继续挖掘。”

当时写这段话时,我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写“隐喻”,后来考虑到帖子实在是太长了,就此打住。

“隐喻”是第五种典型的中介区知识。说它是第五种,这只是按照我的叙述的顺序而言,这五种典型中介,彼此之间并不需要排出个座次。

莱科夫:隐喻的认知观

关于隐喻的理解各种各样,我喜欢的理论是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发展的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这个认知语言学与其他的语言学派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语言学派如形式语言学提倡客观主义认知观,它认为人类心智是脱离主体的,不依赖于认知主体的身体经验及其与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莱考夫和他的伙伴约翰逊将这种传统的认知观称呼为“客观主义范式(objectivist paradigm)”,与此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了“经验主义现实论(experientialist realism)”的认知观。这种新的认知观首先是现实主义的,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相信科学标准的客观性,抛弃纯粹的唯我论和唯心论。其次,它强调“经验性”,指向到人之所以为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经验。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吴为善在《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一书中介绍说,“经验主义现实论认为人类的身体、天赋能力及其作用方式都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共同经验应该是人类的思维之所以有意义的促动因素。促动不等于决定,这不是在说经验严格地决定了人类的概念和推理方式,而是说人类经验的固有结构使得概念理解成为可能,并限定了概念和理性结构的可能范围。

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人类经验的产物,而经验是通过身体获得的;在人类经验之外的客观现实与人类语言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其中的中介是由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概念结构既来自人类身体和社会经验的结构性质,也来自人类的天赋认知能力,即将结构性的身体经验与互动经验投射为抽象的概念结构的能力。”

莱考夫与约翰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观,提出了认知语言学和概念隐喻理论。他们在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针对“隐喻”这个话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修辞学家的理解。传统的修辞学家将“隐喻”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区隔与日常使用的普通语言。莱考夫与约翰逊则认为“隐喻”绝不仅仅是修辞手段,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手段,从普通事情到科学理论,隐喻都隐藏在语言背后大显身手。隐喻帮助我们用具体的高度组织结构化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者没有内部结构的事物,化繁为简。

莱考夫与约翰逊对于隐喻的思考可以简化概括为三个特点:普遍性、系统性和概念性。首先,隐喻不是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它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次,隐喻不是个别孤立存在的,不同隐喻之间存在结构化的内在联系;其三,隐喻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方式建构和阶段的。有鉴于此,人们将他们的理论称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

隐喻在知识活动中的作用

上篇说到,我在关注“隐喻”这个知识概念时,提出了一个议题“在知识活动中,隐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我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我现在简略地将隐喻在知识活动中的作用归纳为三个类别,分别针对知识活动的三个阶段。

  • 知识原创:以隐喻捕捉体验,记录灵感
  • 知识表达:以隐喻展示思辨,表达认识
  • 知识传播:以隐喻解锁复杂,具象沟通

接下去我将展示我收集的一些例子,以此说明这三种作用。

知识原创:以隐喻捕捉体验,记录灵感

知识创造者在获得灵感洞察时,往往喜欢采用隐喻来快速记录这种认识感受,然后再按照领域规范进行精细化的作业,进行论证、实验或推导,将隐喻变成严谨的理论或模型,转化为正式的知识成果。

例如,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创作了一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经济发展中过程中不断变化收入不平等的容忍度》,提出今日经济学中广为人知的一个隐喻“隧道效应”。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0272?full=y

“隧道效应”这个隐喻是怎么来的呢?

赫希曼的传记《入世的哲学家》记录了这个隐喻的诞生历程:“有一天,赫希曼在波士顿洛根机场隧道入口处陷入了一场交通大堵塞,他耐心地观察了其他司机的情绪变化,也细心地品味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当拥堵开始缓解时,赫希曼注意到,那些被堵在纹丝不动的车道上的司机在看到相邻车道上的车子开始移动时,心情显然变得舒畅了一些,因为他们预期到,既然别的车道已经疏通了,那么他们自己所在这个车道应该也很快就会变得畅通。然而,这些司机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不耐烦地按起了喇叭,他们开始羡慕别的车道的司机了;很快地,他们的心情从轻松变成了嫉妒,而嫉妒又转变成了愤怒,因为这些司机开始觉得有人在欺骗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情也就变得比原来还要糟糕很多——他们曾经觉得受到了帮助,因此大感欣慰,现在又觉得被剥夺了,因此非常愤怒。”

赫希曼从的体验中获得了体验和洞察,然后用这种洞察来表达人们的情绪从满足变为愤慨的动态过程,以此来引入这种情绪变化背后的预期变化的奥秘。他把人们对来自于他人奖赏的快乐与人们对他们自己的快乐的偏好“按字典顺序进行了排列”,创作了论文,将隐喻演变为正式的知识成果。克利福德·格尔茨高度评价这篇论文,他说,“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无比奇妙生动的比喻,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一千个复杂的图表。”。

知识表达:以隐喻展示思辨,表达认识

隐喻不仅可以用来记录灵感和洞察,它也可以是表达本身。许多哲学家喜欢使用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推演思辨。

在众多的哲学隐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马华灵在《古今之争中的洞穴隐喻:1930年代施特劳斯的思想转型》这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以及后人施特劳斯的改进。

http://www.xsyk021.com/VArticle.aspx?id=745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开篇提出洞穴隐喻,这个隐喻包括了四个核心内容。马华灵介绍说,“第一,洞穴隐喻中蕴含着两大关键性转折:第一大转折是囚徒离开洞穴,即囚徒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中,因为囚徒启蒙的关键步骤是离开洞穴,直视阳光;第二大转折是囚徒重返洞穴,即囚徒从阳光下降到洞穴中,因为解放的囚徒启蒙被缚的囚徒的直接条件是重返洞穴,带入阳光。第二,洞穴隐喻的顶点是阳光,因为囚徒离开洞穴的根本目标是阳光,而囚徒重返洞穴的最终武器也是阳光。只有直视阳光,囚徒才能实现自我启蒙。而只有带入阳光,囚徒才能启蒙他人。因此,阳光是架通两大转折的桥梁。第三,囚徒在洞穴隐喻中有三种不同的处境,即原始洞穴的囚徒处境、洞穴之外的囚徒处境与重返洞穴的囚徒处境。上升与下降区分了囚徒的三种处境,囚徒的上升使囚徒从洞中前往洞外,而囚徒的下降使囚徒从洞外重返洞中。第四,洞穴隐喻可以分离出六个阶段,即原始洞穴的两个阶段、洞穴之外的两个阶段与重返洞穴的两个阶段。”

施特劳斯在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后人因此将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称为第一洞穴,将施特劳斯的思想称为第二洞穴。

施特劳斯认为,在现代政治哲学领域中,哲学不仅要克服自然障碍,还要克服人为障碍。什么是认为人为障碍呢?现代政治哲学家对真理的阳光非常恐惧,自己不愿从第一洞穴上升到阳光中,也不希望子孙后代上升到阳光中。他们干脆在自然洞穴之下,人文挖掘出一个赖以藏身的深坑,然后集体跳入这个深坑,彻底远离真理之光。施特劳斯将这个人为挖掘的深坑称谓第二洞穴。

这个案例不仅显示出隐喻是表达思想的有利工具,而且,它还可以动态发展,其他人可以根据前人的隐喻继续演变,推进思想发展。

知识传播:以隐喻解锁复杂,具象沟通

许多理论类型的知识成果都是抽象的,大众难以直接理解。知识成果往往以术语的形式出现,学者们在进行学术交流时喜欢使用概念术语,他们在面向大众写作知识传播作品时也习惯使用概念术语。认知科学家以“知识的诅咒”之名批评学者的这种习惯。

如何破解知识的诅咒呢?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写作风格的意识(The Sense of Style)》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谨慎使用行话、缩写和技术性词汇;减少使用压缩过的组块概念;考虑读者的知识储备程度,打破自己使用术语的习惯;写完稿件之后滞后一定时间再修改。令我诧异的是,平克没有建议使用隐喻。

在知识传播过程,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简单具体而生动的意象。从而让读者低门槛地开启获取新知的旅程。当读者通过隐喻熟悉陌生的知识概念之后,他们可以进一步摆脱隐喻的脚手架作用,探索到知识概念的内在实质,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转换历程。

例如,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bn)在《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一书中谈到“严谨或适切”(rigor or relevance)的两难困境,他使用了“干爽高地”和“低洼湿地”这对隐喻。

“我们已经不仅了解到,为何不确定性、独特性、不稳定性及价值冲突性对实践的实证主义认识论而言相当麻烦,而且也了解到,为何被实证主义认识论所约束的实践者,会发现自己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他们依据科技理性的精神和方法所得出的严谨的专业知识,反而使他们对实践中的某些主要现象视而不见。而应对这些现象的艺术性方法,却又不符合专业知识的严谨标准。

这种’严谨或适切'(rigor or relevance)的两难,在某些实践领域中要尤为比其他的更显得真切。在专业实践的不同地形中,有块干爽坚实的高地,实践者可在那里有效使用研究产生的理论与技术;不过,同时也存在一片湿软的低地,那里的情境是令人困扰的’混乱’,在那里科技的解决之道是行不通的。

困难的是,高地上的问题不论多么吸引科技人员的兴趣,通常对社会或当事人相对是较不重要的,然而低洼湿地中的问题,却更为人们所关切。实践工作者应该待在干爽高地,在那他可以进行严谨的操作,但只能处理社会重要性较低的问题?还是应该下到低洼湿地,在那里参与最重要且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他愿意放弃科技严谨的话?

……

那些选择在低洼之处工作的人,竭尽心智地投身于混乱却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中。当被他人问及他们的探究的方法时,他们指出自己凭借着经验、尝试错误、直觉及摸爬滚打来面对问题。

其他的专业工作者选择了高地,饥渴地拥抱精确严谨的科技,为坚实专业能力的形象而献身,或是因为害怕迷失而选择自限于一种狭窄的科技实践中。”

有些学者将这个技巧用得淋漓尽致,他们直接用隐喻给自己创作的理论概念取名字。管理学者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创造了许多隐喻,像是组织选择的垃圾桶理论、学习事物时的热炉效应等等。

隐喻、类比和模型

隐喻在知识活动中的作用当然不止上述三个描述这么简单。接下去让我们看看隐喻和其他手段综合在一起使用。

日本管理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以【知识创造的螺旋】这一理论模型著称于学界,他们在《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提出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下文术语使用该书中文版的译法。我在此系列的前文中使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译法。隐性知识就是暗默知识,显性知识就是形式知识)。

  • 共同化:从暗默知识到暗默知识
  • 表出化: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
  • 联结化:从形式知识到形式知识
  • 内在化:从形式知识到暗默知识

他们认为,【表出化:从暗默知识到形式知识】这个过程对于知识创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么才能有效和高效地将暗默知识转化为形式知识呢?他们的答案是一个优化顺序组合拳:隐喻+类比+模型。按照先隐喻,次类比,再模型的步骤来进行表出化的知识转换。

他们引用其它学者的见解指出,隐喻是一种借助象征性地想像另外一个事物来认识或直觉地理解某个事物的方式,大多数被迈克尔波兰尼称呼为暗默知识的东西皆可以用隐喻表现出来,只不过表现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由于隐喻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方式,隐喻联结起来的两方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相似的地方。怎么处理不相似的地方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和失衡呢?两位作者认为,这时需要动用类比。隐喻通过直觉和意象方式,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其目的不是要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类比则是通过理性思考来建立联想,突出两种不同事物的共同点来降低未知数。

隐喻呈现出意象,类比弥补意象与模型之间的差距。最后模型上场。经过隐喻和类比阶段之后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模型。一个模型里不应该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所有概念和命题必须用一致的语言和完备严谨的逻辑表达清楚。

请不要再使用冰山隐喻!

隐喻与知识活动的关系值得日后再次深入探讨。今日我们先抛砖引玉。值得提醒的是,隐喻始终是一种中介性的知识。对于某个话题,如果已经存在比隐喻更为可靠和严谨的形式知识,那么,我们就应当抛弃隐喻,转而采纳经过验证的形式知识。

隐喻的优势在于形象生动,传播力强。这种优点同时意味着缺点。我们时常容易陷入隐喻的陷阱,以为通过隐喻就掌握了某个知识概念,实际上却只是了解皮毛。如果没有足够的谨慎,我们就会收集一堆的隐喻,高朋满座时,我们随口而出,侃侃而谈。夜深人静,扪心自问,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离真正的知识有多么遥远。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冰山隐喻。弗洛伊德的冰山隐喻大众知名度最高,这种知名度与科学心理学快速迭代的进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冰山”的隐喻被很多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使用,每个人在使用冰山隐喻时都注入了自己的意义和诠释。

如果你是一个求知者,今后请不要使用冰山隐喻来获取新知。如果你是一个创造者,今后请不要使用冰山隐喻来传递思想。

每一个隐喻都是一个创造。你应该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的隐喻,而不是克隆其他人的创造。

swordi.org/2017/11/06/iknow1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