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3):知识检核、认知边界、心智对照、学思活动
Published October 6,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IK16的图表,这个图表由[个体认识状态(缩写I)]和[客体知识属性(缩写K)]两个维度组成,构成16个区。用于回答[我知道些什么?]这个话题。这个图表可以用于在开展学思回顾时用于对现有知识进行图景式的检核,也可以用于学思展望时用于筛选知识、辅助学习规划。
第一篇讨论了[个体认识状态]这个维度,第一篇讨论[客体知识范畴]这个维度。今天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前两篇的内容,然后详细讨论如何使用IK16图表。
客体知识范畴这个维度探讨的是知识如何分类。我把知识区分为知识实在、知识载体、知识名称三个层次。
- 知识实在:这个知识到底说的是什么。
- 知识载体:这个知识以什么方式呈现。
- 知识名称:人们如何简短地称呼这个知识。
中国传统哲学所说的[知行合一]说的是价值理念与实际行动的关系,和现代认识论所讨论的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现代认识论也谈论[知]和[行],不过,这里的[知]和[行]已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行动]、[内在价值观与外在行为表现]的含义。我在这个图表中使用[用]这个字眼,替代[知行合一]中的[行]。
为何我在[知]和[用]之外,还需要加上[言]呢?我考察的不是一个处于真空中的人的认识状态,而是将每个人置于真实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景中,人们总是处于信息环境中,信息环境总是存在其他人的言说。人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知识。尤其是在当下媒介高度发达、高度渗透到个人日常生活,我认为在传统的[知]、[行]两个要素之外,需要加上第三个要素[言]。
对于普通个体而言,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与可靠的知识混杂在一起,占据了很多人的信息环境和心智。当我们讨论个体知识,我们首先需要排除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一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而外在的客观知识则是海量无限的。人们不得不做出筛选,做出自己的认知分配,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有效而合理地分配到部分知识上。
对于个体知识而言,我认为[可靠]与[效用]是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可靠原则偏向客观共识,效用原则偏向主观偏好。
我把知识作为个体生涯发展的工具,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参与世界、改造世界所依赖的工具。如果知识不可靠,那么我就不能依赖它们,否则我们就会误解世界、做出错误的行为。满足可靠这个条件的知识很多,那么个体如何进一步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时需要以 [效用] 原则来判断。个体自身觉得某个知识对他有一定的效用,他才愿意去选择这个知识。
综合前述的讨论,我归纳出六个原则,这个六个原则其实可以看成是六个关键字,用于思考个体认识状态和客体知识范畴,具体而言说是十二条原则。为简洁起见,我们也可以说六个原则。
那么,现在有了这个图表,我们可以拿它做些什么事情呢?
知识检核
找个白板,把这个表格绘制在白板上,然后使用小块贴纸,在贴纸上写上一个个知识的名称。然后把这些贴纸贴在白板上,你可以将它们在十六个区之间移动,把知识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白板和贴纸的组合效果,参考上图。你需要自己把IK16这个图表绘制一下,上面图例中的图表不是我们的图表。
如果没有白板,你也可以使用全开的大白纸。
认知边界
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和朋友蝈蝈讨论了这个话题。
蝈蝈:这里的未知,是指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还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领域?
Oliver:看你想具体怎么使用。理论上看,你说的这两者都可以放到未知区,既然是未知区,就是一片空白,没有实际用处。
如果要把它真正用起来,我现在想到三种用法,
1、基于时间对照,现在你已知这个,总是有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之前,你不知道它;
2、基于人际对照,两个人,一个人放一个知识到已知区,另外一个人对照一下,哎呀,我不懂这个,乖乖把它放到未知区;
3、基于已知线索,例如某个学科,你只知道它的几个核心一级知识概念,但是不知道第二级的子知识概念。
心智对照
如果多个人使用,不仅可以对照已知、未知,还可以讨论观点、已证等等位置。一边摆放知识的位置,一边讨论双方为何这么摆放,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对这个知识的理解。
通过这种知识位置的比较和交流,进行心智对照,增强理解,促进知识交流。
学思活动
这个图表可以用于【学思回顾】项目中,配合【学思卡片】、【学习自传】等小工具一起使用。它也可以用于【学思展望】用于筛选知识,辅助学习规划。
其他
这个图表也可以用来讨论一些相关的话题,或者做其他用途。如果你有自己的新颖用法,欢迎讨论交流。
swordi.org/2017/10/06/ikno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