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8):上山下山,爬树一年(下)

1/1/2018

2017年伊始,我思考如何推进去年开启的“格物明理”这条脉络。这条脉络和生态心理学、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等有关。按照我自己开发的“学习图景三视角”模型,我今年继续按照“学科视角”学习这些理论,通过阅读理论原著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我决定按照“项目视角”的方式,以做项目的方式来进一步研修生态心理学的可供性理论。每个季度我选择一类物品,研讨这类物品与人的互动关系。我把这四个项目称呼为元项目。最初我选择了三类物品:卡片、钟、球,预留一个季度作为机动主题。具体实践中,我采纳了元项目的形式,融合了可供性主题和其他主题,做了如下的四个元项目:

  • 第1季度:元卡项目
  • 第2季度:元钟项目
  • 第3季度:元书项目
  • 第4季度:元观项目

元卡项目

这个元项目缘起于年初做的学思卡片,以及我对于网络应用、移动应用中的卡片式设计的兴趣。更深入的意义在于,我将它看成是 [物的进化] 的中间形态。2016年我创作了一份《设计光谱》幻灯片,讨论可供性和设计创新,我在这份幻灯片中绘制了一个光谱图示,以此说明物的进化。卡片这类事物,在这个物的进化光谱上,则处于从“物品”到“信息”的过渡地带。

这个位置恰好符合我自己的实践经历,过去多年我的职业生涯聚焦在信息、数字环境,对于实体物品、实体环境反而关注较少。我希望通过元卡项目,探索这个混合地带,将新旧知识共冶一炉。

如果我们把各种各样的卡片放在一起,然后来问一个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有没有“卡性(Cardness)”这样一个东西存在?什么时候,人们会称呼一个东西为卡片,什么时候,人们不会称呼一个东西为卡片?古今中外,正反上下,这个“卡性(Cardness)”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就是元卡项目的起点。

元卡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它帮助我验证了上述提到的“物的进化”光谱图示,促使我正式确立了“信息物”这个议题。有一些东西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信息属性,有具有实物属性,这些东西就是信息物。这些东西在日常世界中司空见惯,却很少有人注意。这个议题随后在2017年发展为一个视角,成为我观察日常世界的一种新方式。

元钟项目

2016年底我创作了一份幻灯片《心智舞台》,其中有一个部分讨论认识分配,我们在开展学思活动时,将把注意力分配到哪些议题上。当时我划分了几个层次,在最底层列出五个关键议题:时间、空间、物质、信息、信任。元钟项目就是关于时间的探讨。

元钟项目实际上算是多线索的议题,它包括:时间与表征、时间与知觉、时间与规范、时间与层次、时间与区域、时间与仪式、时间与发展等等,涉及了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除了收集和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我做了三个小项目:社会钟、国际友谊日-马特焕新、元历和社会钟。

社会钟是我在2014年开启的一个议题,其后陆续关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开始思考这个议题,创作了一份幻灯片,提出了一个思考框架。这次的创作,促使我去反思自己的社会学知识积累,激发新一轮的社会学理论研修。

每年的7月30日是[国际友谊日],今年我以此为主题设计了[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活动,鼓励人们通过30天分享与友谊有关的信息来迎接国际友谊日。它可以看成是社会钟这个议题的具体实践。

元历则是侧重于考察时间的具体表征形式,例如日历、手表、时间通告等等。时间作为一种抽象信息,它是如何以具体的物件形态展示?这些思考催生了“时间物件”这个概念,它可以算是上述提到的“信息物”的子概念,因为它们说承载的信息内容就是时间信息。

元书项目

年中践行 [马特焕新+国际友谊日] 时,我选择了 [友谊之书] 这个主题。连续三十天,我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关于友谊的书。这次活动践行到第20天,我想到分享结束之后可以制作一本电子书,然后制作一份[友谊之书]的书单。

到了第25天,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我意识到了这次马特焕新的友谊之书的深层意义。它应该不是一个书单,而应该是一次“书-人”关系的互动集展研究。这么一想,这个新灵感就覆盖了三个议题:信息物(我把书看成是一种信息物);书人关系(生态心理学的“人-物-环境”关系的具体化案例);互动集展(过去我一直在做的集展议题)。

然后,我就从行动模式切换到探究模式,随后在8月份完成了95页的《书人关系》幻灯片。在这个幻灯片中,我将书作为一种信息物,一方面我考察书的信息属性,一方面我考察书的物件属性,然后将它放在书与人的互动情境中去考察。最后我提出了一个“书人关系”的分析模型。

“书人关系”分析模型诞生之后,我很快又将它升级,在8月至9月期间创作了一份240页的幻灯片《活动容器》,讨论日常世界的活动分析和物人关系。在这份幻灯片中,我融入了过去两年发展的“容器观”、“活动观”、“集展观”等议题的思考成果,梳理了我在学习生态心理学、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以及其他理论获得的启发,结合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世界的观察,提出了一个体验和分析日常世界的活动的系统思考。

友谊之书、书人关系和活动容器,这三者在时间序列上形成连环创作。最后,友谊之书项目中衍生的一个概念“活动网络”,促成了“活动-关系”视角全景图示。

元观项目

上半年我在做学思回顾项目时,发现一位学友的世界观与我迥然相异,于是我开始和他讨论世界观这个议题,进而搜询学术文献,增加对这个议题的理解。10月份,我受开智社群的一次关于认识论的讲座的启发,开始创作《个体认识论图景》。

我在2015年时进行了一次Wego项目研修,创作了《知识图景》幻灯片,这份幻灯片探讨个体知识和公共知识的关系,偏向公共知识。这次个体认识论的创作,最初从“个体-知识”关系入手,延续了Wego项目脉络,但是将视角调整为偏向个体认识。创作展开之后,我提出了个人认识动力系统模型,提出“事实、意义、行动和知识”四个关键要素,将个体认识置于时代进程背景中。

随着创作的深入,我继续将 [容器观] 应用到讨论个体的生命历程,以此构建了一个从事实到意义的通道。如果把这次的探索看成是在一个大城市里构建地铁网络,事实和意义可以看成是两个大的中枢站,从事实站到意义站之间,还有许多小的地铁站:容器站、秩序站、主题站、意义站。通过容器、组形、秩序和主题这些中介概念,我在事实和意义之间铺设了一个地铁线。

Becoming as Become

在这些项目创作完成之后,我陆续将一些创作成果私下与友人分享,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批评。其中一个典型的质询是So What的问题。我做了这么多创作,到底它们的价值在哪里呢?

个体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行动进行反思而进行的。我的行动反思方法就是通过这些林林种种的创作,将我的一个一个阶段的学思状态从凌乱的心智之网转化为一个个概念、模型、方法、图示,从大脑中的想法变成外部可见的文档。

迄今为止,我将大部分创作成果视为“内部品”,用来承载一个阶段的认识成果,用于和一些好友私下内部交流,用于启发下一阶段的思考、行动和创作。当然,这些成果有时也应用在我的工作中,应用在我的咨询活动中。

今年我制定了一个创作原则“Becoming as Become”。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展示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品”。我认为,我把我如何做这些事情,如何思考这些事情的过程,完整地展示出来,这个东西的价值和意义与我在其中开发的某个工具具有同等效力,只是它们呈现在不同方面。这个原则其实是学思回顾项目的宗旨,换句话说,我把学思历程、创作过程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这些内部品不断迭代发展,不断与友人进行交换关于这些内部品的看法,这个过程是创造的关键过程。

上山下山

2017年1月10日我关闭了“新工作观”微信群,群友倪考梦创建新群“返修社”,邀请群友迁移过去,继续原先的讨论,将讨论主题微调为理论结合实践。新群创建伊始,倪老师征求群名,我提议“上山下山”,理论在山顶,实践在山脚,上山下山就是理论实践来来回回的进程。

“上山下山”是一个隐喻,它实际上是Arthur Koestler在经典的创造力研究著作The Art of Creation中提出的一个隐喻。Arthur Koestler提出的是,一个僧人某一天从山脚开始爬山,日落时到达山顶。过了几天,他从山顶下山,日落时抵达山脚。那么,有可能存在一个地点,上山和下山交汇在同一个时间点吗?认知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 和Mark Turner受这个隐喻的启发,写了The Way We Think这本书讨论“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理论。

一个好的隐喻充满了张力,它饱含丰富的涵义。我用“上山下山”这个隐喻作为2017年的年度主题,它代表着我期许自己继续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穿梭;它指向到心智空间的探索;它指向到创作的交汇。

在这个探索旅程中浮现出来的“空间探奇”可以说是“上山下山”的空间涵义的翻版。它对于我而言具有三种涵义:它代表着我在上半年创作的一系列心智空间隐喻,它代表着我对于现实物理空间情境的关注,它代表着我在抽象的心智思考的空间架构上的探索。

2016年中我发展出一个名为“最小心智架构”的模型,简单地说,它就是三个分支、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这个最小心智架构可以用来讨论个人认识、思想体系、理论脉络、知识模型等等。它就是上述所说的抽象的心智思考的空间架构。

2017年我在不同层次、不同分支和不同阶段上都有所历练,这些林林种种的思考和创作,给予我不同空间架构的丰富体验。

视角拓展

上山下山,空间探奇的旅程,在年底划上一个完美的句话。第二季度时我曾经期许以《上山下山》为题整理行动科学、活动理论方面的学思收获,开发一套课程。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但是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持续创作之后,年底拓展出“活动-关系”视角,绘制了如下图示,这个框架模型以丰富的空间架构整理了我在活动理论等学科理论的学思收获,也整合了我自己的实践历程。它实际上解答了第二季度提出的如何开发一套课程的核心框架问题。

除了“活动-关系”视角,我在2017年还开发了“社会-时间”视角、“情境”视角和“资源-发展”视角。这些研修与创作都是在践行我在2015年提出的“学习图景三视角”模型。

集展之道

建构视角的过程,涉及大陆的知识梳理和实践反省。经过几次练习,我逐渐形成规范的几个步骤:“议题设定”、“理论采择”、“概念拓展”、“知识命名”、“框架设定”、“图表设计”、“文档创作”、“作品展示”等。我将这个具体的操作方法命名为“视角驱动的知识集展”。

我在2013年提出集展之道,预测内容集展将朝多个维度发展演化,新的产业实践将在多个领域涌现。2017年,我自己的实践涉及了活动集展、英才集展、概念集展和生命集展。

生命主题是一棵树,它会成长状大。如果你发展多个生命主题,那么你就会拥有一片森林。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