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12):善用认知盈余,创造知识成果
NOVEMBER 5,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前几篇我提到[个体知识的三个重要维度:事实、意义、行动],随后我将它们列为单独的因素,提出[知识、事实、意义、行动]四大因素结合[个体、时代]时空背景而组成的[个体认识动力系统]。
这周相识多年的好友Tony Yet与他的朋友一起远道而来休斯顿看我。我带他们去游览NASA太空中心。他们行程匆忙,我们也就开车、吃饭时找时间聊天。我用个体认识动力系统的模型来整理了一些我和TONY聊天的关键字。这篇记录一下我们讨论中诞生的一些观点,算是将来讨论到[个体-时代]这个部分的素材。
合影说明
如上合影的官方说明文字如下:)
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TEDtoChina联合创始人Tony Yet(右)和Oliver Ding(左)相聚于美国休斯顿NASA太空中心。Tony Yet常住中国广州,Oliver Ding常住美国休斯顿。两人十年前在网络上认识,2008年底他们越洋合作,创立TEDtoChina项目,向国人传播TED演讲,支持中国TED粉丝举办各地的TEDx活动。
2012年他们在广州第一次线下见面,这次是他们第二次线下见面。
当Tony遇上Oliver,他们会聊些什么?
11月4日,我用个体认识动力系统的图示模板绘制了一个话题云,将我和Tony的聊天关键字可视化一下。我们大致聊天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
我们也聊起了好多共同好友,鉴于名字众多,就没有在上图显示人名。如果进一步按照个体认识动力系统的内圈三角形来分析,我们的聊天内容还可以归纳为事实类、意义类、行动类和知识类。
- 事实类:例如,我们聊起许多共同好友的近期动态,谁谁谁有女朋友啦,等等。
- 意义类:例如,我们聊起Tony他们为何这次来美国第一站选择去Santa Fe玩?对那里的感受如何,等等。
- 行动类:例如,我们聊起Tony的翻译的生产力,我们公司的产品开发,等等。
- 知识类:例如,我们聊起图表、隐喻、容器、界面、活动等等知识概念。
如上的可视化和归类整理,也可以看成是个体认识动力系统应用到某一个具体情境时的分析方法模拟:
- 收集情境相关的信息与数据
- 关键字可视化,建立联想脉络
- 按照四个要素对信息数据进行归类
- 结合情境进行动力系统分析
这次只是尝试一下,今后会陆续细化这个分析方法。
如何更好地创造知识成果?
我们聊起学思活动与知识创造,我向Tony分享了如下几点我的经验和感悟。
时空遍历,而非坐井观天
溯源而上,而非下游止渴
议题驱动,而非沉溺概念
有容乃大,而非无边无际
高成低就,而非高处胜寒
下述文字不是当天我们的聊天记录,不过当天我表达了核心的观点。
时空遍历,而非坐井观天
我们一直赞同阅读综述文献类论文的好处。过去两年中,每当想要深入了解某个知识概念,我都会去搜索学术文献,找一些有关该知识概念的综述性文献。有些论文的目的就是做领域综述。此外,每篇学术论文都会提及该论文所涉及的话题历史沿革背景,这些也可以作为文献综述来阅读。
那么,怎么知道我们感兴趣的某个话题,对应到哪个学科的哪个知识概念呢?这个的确是一个挑战。每个人的学思状态不一样,总的来说,要想提升学思活动的层次,就有必要建构学科视角,对于某个学科有基本的了解,熟悉该学科的探究任务、主要学术流派、核心关键知识概念、常用研究方法等等。
了解一些学科之后,再想深入探究感兴趣的话题时,就有了大致的搜索范围。这就像抬头望星空时,大致知道该将目光投注到哪一个方向,哪一个星座区域。
溯源而上,而非下游止渴
溯源而上说的是要看原著,不要止步于二手文献。某些学科的核心的知识概念,这些核心知识概念背后的原著一定要读,读原著的目的是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出这个知识概念,这个知识概念和其他的知识概念的关系。不读原著,从二手转述了解一个知识概念,只能说是“知其然”。读了原著,才可以说是“知其所以然”。
原著这么多,原著艰涩难懂,这些挑战如何怎么办?简而言之,不需要关注太多知识概念,关注少量知识概念。尤其是在有限时间内,关注一到二个高级别的知识概念,也就是说处于理论层次的知识概念。不要同时学习多个理论,一次学习一个理论,一段时间内理解一个理论。一个好理论抵得上成百上千个平庸的知识概念。
议题驱动,而非沉溺概念
说起知识概念,我的建议是不要专注于概念,更不要沉溺于概念,而要专注在议题上,要从概念转移到议题。例如,“隐喻”就是一个概念,它指向到与隐喻有关的大量学术研究文献和日常生活世界里的现象。如果只是好奇于“隐喻”这个概念,那么就会陷入海量文献的汪洋大海中,无法自拔。
更好的方式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概念与自己的学思活动的情境结合起来。例如,我也关注“隐喻”这个概念,但是,我的关注指向到一个问题“在知识活动中,隐喻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在“隐喻”这个海域中撒下一张网,我就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找到与我的问题相关的资料,从而增进我的理解,推进我的认识发展。
有容乃大,而非无边无际
去年我做了学习图景的模型,提出了“学科视角”、“领域视角”和“项目视角”的多重视角。有些朋友好奇我怎么命名这些视角,他们觉得,为何是“项目视角”,而不是“行动视角”?我是采用了容器隐喻的底层思考,“学科”、“领域”、“项目”都是容器,具有一定的边界。相比之下,“项目”的边界更为明晰,而“行动”的边界更为模糊。
“视角”也好,“议题”也好,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容器。我自己的学思活动经常是以这几种容器组合而成,有的是学科视角、有的是领域视角、有的是项目视角、有的由议题驱动,有的由视角驱动。例如,今年我给自己设定了四个元项目,每个季度探究一个议题。
第一季度:元卡项目。议题:卡片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季度:元钟项目。议题:如何发展一个社会学视角来考察社会钟现象?
第三季度:元书项目。议题:书的本质是什么?书与人的关系是怎么回事?
第四季度:元观项目。议题:个体认识是怎么回事?
每个季度设定一个议题,每个议题就是一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就是一个容器,它聚焦你的注意力,收纳你的零碎思考和外界相关信息。一个季度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足够发酵出一些有趣的新东西。
高成低就,而非高处胜寒
俗语说,高处不胜寒。学思活动同样存在类似的状态,理论处于较为高阶抽象的层次,通常离具象的实践行动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你不是致力于在理论领域创新,那么,学习理论之后,更好的路径是降维应用。将理论降低一个抽象层次,将它用起来,用它来在更低的层次做出一些创造性的知识成果。
有好的理论,也有坏的理论。此外,有些议题对应着众多理论,这些理论无法用绝对的好坏标准来区隔,通常是学者的个人认识的偏好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如果我们不是致力于在理论竞争中有所建树,那么就应该迅速选择符合我们认识偏好的理论,将理论之间的纠葛搁置,转而将采择而来的理论,活学活用,推进到应用创造层次。
例如,“隐喻”这个研究领域有众多理论,我喜欢的莱科夫等人发展的认知语言学的体系。我理解了莱科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之后,我就开始将它用起来。今年上半年,我在做学思回顾项目时,洞察到践行学思回顾的学友们的心理感受,我发现我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我的洞察,于是我发展了一系列的心智空间隐喻来描述学友们的感受:心智花园、心智黑洞、心智荒漠、心智迷宫、心智通道等等。这些心智空间隐喻背后就是概念隐喻里的容器隐喻。
善用认知盈余
克莱·舍基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他鼓励人们将自由时间用于网络协作,创造有趣的事情。那么,除了TEDtoChina这样有趣的项目,我和Tony的认知盈余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或许我们也可以创造一些有用的知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