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19): 八个重要的事实领域(下)

NOVEMBER 26,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提出[个人认识动力系统]的讨论框架,包括[事实、意义、行动、知识]四个维度,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这篇属于[事实种种]这个部分的讨论。

前几篇介绍了经验的事实、准经验的事实和非经验的事实三个分类,这两篇在此基础上从另外一个维度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组合这两个维度,编制一个名为“事实种种”的图表。此图表的目的帮助大家在使用生命容器概念整理生命历程的种种事实时,厘清脉络,明晰重点。

上篇介绍了新的分类中的[人、事、物、环境]四个维度。这篇介绍其他四个维度[观念、情感、关系、资源]。

观念

我在考虑“观念”这个维度的名称时斟酌了许久。如果用英文的话,我会用“Ideas”,TED的口号是Ideas Worth Spreading,那么,从TED演讲的内容来看,反过来可以感觉一下Ideas大概指的什么。在中文语境中,“Ideas”有时翻译为“点子”,有时是“创意”,有时是“想法”。与“观念”相关的词汇有:思想(thought)、概念(concept)、模因(meme)、观点(viewpoint)等等,这些词汇其实都属于我想在这个维度里讨论的事物,姑且用“观念”作为这个维度的名称。知晓了这个类别的命名背景之后,你就可以理解后文超出了“观念”字面含义的讨论。

经验范畴的观念,我例举了个人信念、内隐知识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范畴的观念是个体自身的观念,你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主张、态度、理解、认识、原则等等,这些是你自己的。心理学家将“信念(brief)”定义为”信念是人们内心对于两个实体或者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形式。两者间的关系既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相关关系。”Bond在1980年指出,“信念可以分为一般性信念和特殊性信念,一般性信念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特殊性信念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信念还可分成心理信念(Psychological Belief)、社会信念(Social Belief)和环境信念(Environment Belief);另外,信念还分成个体内部的信念和人际间的信念。”

心理学家对于信念的研究包括对价值观的研究、对社会通则的研究、对生命意义对研究等等。让我们以社会通则为例,看看信念到底长什么模样。

  • 工作努力的人最终会收获更多
  • 健康的身体会带来成功
  • 好心的人通常吃亏
  • 人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相反的行为表现
  • 冥冥之中有一个主宰
  • 命运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上述句子是心理学家Kwok Leung等人在2002年编制的社会通则量表(SAS)中的几十个条目中六个条目。

心理学家的研究比较严谨,定义严格。在[事实种种]的分类表中,个人信念除了上述社会通则之外,还包括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稳定的或者临时的看法,更为广泛、更为灵活。根据我辅导学友进行学思回顾时的经验,有些学友对于有些事物的看法,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改变,例如对于“社群”的看法,随着他们参与到不同形态的一个个社群中,他们对于社群的认识和看法也在发生改变。

准经验范畴的观念,我举了“知识概念”和“信息模因”这两个例子,这些可以看成是我们所置身的信息环境中的各种观念,传达给我们,感染了我们。知识概念就是具体的一个个知识理论、方法、模型等等,通常有一个术语作为名称。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最后一章提出模因(meme)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文化的基本单元可以用“模因(meme)”来命名,他以基因作为类比,认为不是人们在接受文化、主导文化,而是文化模因在感染人们、控制人们,例如一些宗教的固执极端的信念,可以看成是模因在控制信徒。从基因到模因的类比,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个类比是否恰当,众说纷纭。人们现在逐渐使用模因这个词汇来描述此起彼伏的各种流行概念、时髦术语、新鲜思想、社会行为等等,例如“双十一购物节”、“斜杆青年”、“垮掉的一代”、“精致利己主义者”、“国民总时间”、“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 ”等等,我自己也时常发明一些新词汇,制造一些新模因,例如“社会钟”。信息时代是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其特征就是文化现象、社会行为和信息模因的交错影响,相比之下,知识概念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远远逊色于各种信息模因。

非经验范畴的观念,我举了“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为例。为什么我把它们纳入非经验范畴?这么处置只是为了和知识概念及信息模因作一个区隔,实际上这些既可能是准经验范畴的,也可能是非经验范畴的。换句话说,非经验范畴的东西,在特定情境下,会转化为经验范畴、准经验范畴。举一个例子而言,当一个中国人,第一次出国旅行,他来到了墨西哥,对于他来说,墨西哥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就存在范畴转变。最早的时候,这个中国人对于墨西哥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习俗没有任何了解,但是这些东西是存在于世界的事实,这是对于他来说,属于非经验范畴。当他计划旅行,或者偶然开始关注和学习关于墨西哥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这时,这些东西进入了准经验的范畴。当他踏上墨西哥的土地,开始一场异国之旅,这时,这些东西就进入了经验范畴。

情感

如果说观念这个类别属于认知、属于理性,那么情感这个类别则属于感性。我把情绪也纳入这个类别。情感和情绪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议题。“认知-情感-行为”可以说是心理学研究个体的黄金三角。

有些心理学家从行为是否合理这个理性层面着手,将情感这个要素归于直觉式思维的成因之一。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书中提出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决策方式,系统一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做出快速判断,系统二依赖理性分析和推理来作出缓慢判断。卡尼曼的思想沿袭自基思·斯坦诺维奇等人的研究,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一书中人类心智划分为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快的类型一加工包括自主心智,慢的类型二加工包括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算法心智就是传统的智力,而反省心智就是理性思维。情感、情绪的作用就是在自主心智这个部分。

另外有些心理学家,则从情感是否稳定、和谐、健康这个感性层面入手,关注情感在个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将人类的情绪划分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沿袭自人类进化早期,远古时期人类祖先生存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这些体验形塑了大脑神经机制。积极情绪则发展于进化晚期,来自人类对于愉悦体验的追求。马丁·赛林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TED大会演讲时说,美国心理学过去的传统是研究消极情绪,研究人类心理的阴暗面,然而,减轻痛苦和建立幸福之间同样重要。赛林格曼和有些同事从事积极情绪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科学的新分支积极心理学。综合这些心理学家对于情绪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列出如下的情绪类型:

  • 消极情绪:悲伤、忧愁、愤怒、紧张、焦虑、痛苦、恐惧、憎恨、羞耻
  • 积极情绪: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逗趣、激励、敬佩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可以区分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和原始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复杂情绪必须经过人与人的交流才能学习到。每个人所拥有的复杂情绪的数量和对情绪的定义都不一样。

既然不论从理性层面还是感性层面,情绪都这么重要,那么,当我们将“情感/情绪”作为一种事实领域时,我们说的是什么东西呢?我们说的是,我们对于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否有清晰的认知,我们是否有体验到种种的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基本情绪、复杂情绪,我们怎么观察和认识其他人的情绪,怎么应对其它人的情绪。每次感受到强烈的情绪,这些都是生命历程中总要的事实,反过来,本来应当有强烈的情绪产生的某些时刻,我们没有感受到相应的情绪,这些也是重要的事实。

“情感/情绪”和个体身体紧密联系,经验的、准经验的、非经验的三个范畴在这个类别很容易区分开。自身的情绪属于经验范畴,不论我们是否能够清晰地用语言描述各种情绪,我们都是亲身体验到了各种情绪;与我们接触紧密的他人的情绪则属于准经验范畴,他人的情绪我们可以观察到,却很难完全感同身受;集体情绪则属于非经验的范畴,大部分的集体情绪都是通过我们能够接触的他人情绪来感受,换句话说,集体情绪中的一部分个体的情绪进入到我们的准经验的范畴,然后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集体情绪。此外,各种社会事件的信息副本进入我们的视野之后,我们也可以从准经验的范畴感受到这种集体情绪。

关系

我们这里讨论的关系仅仅限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有了人这个类别之后,还需要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个类别?因为它很重要,人是镶嵌在社会关系中的,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事实的背后都有各种关系的影响。

参考如上关于情感的讨论,我们可以从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来探讨关系这个类别。感性层面的探讨可以按照名称、载体和实在区分开来探讨,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构成了父子关系,这是名义上的、名称上的。这位父亲和这个儿子在家庭活动这个载体中发展关系,没有家庭活动这个载体,父子关系就名存实亡。实在则是指这位父亲和这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的关系和谐、温馨吗?还是说存在紧张和冲突?这种关系的实在状态,就需要切身体验,才能知晓。

从理性层面来看,我们可以采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的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社会网络领域的理论包括六度分离、弱联结、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等。1998年,数学家Watts & Strongatzy验证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叫小世界现象( small world phenomenon)]。指出地球上任何两个陌生人联系起来,其中经过的中间人均值为6个,也就是说,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973年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弱关系的力量》一文最先提出联结强度的概念。他将联结分为强弱联结两种(StrongTie,WeakTie),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四个维度来进行区分。强联结和弱联结在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先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其后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社会团体和社会关系网之中。个人参加的社会团体越多,其社会资本越雄厚;个人的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异质性越强,其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资本越多,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美国学者Burr在1992年提出了结构洞的概念,社会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中断的现象,从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

看完社会学家对于社会关系的分析,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如何探讨关系。心理学家通常将亲密关系和非亲密关系区分开来,作为明显不同的两个研究对象。亲密关系说的是亲属、婚恋、友谊等高信任度、高情感涉入的人际关系,非亲密关系则是前者之外的更广泛的各种社会交往。有些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探讨,例如台湾的心理学家黄光国,他在《人情与面子》一书中指出人际交往中存在“情感性成分”和“工具性成分”。作为生物体的个体,天生有各种欲望,在生活中往往必须以他人为工具,获取各种资源,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工具性成分”。黄光国指出,情感性成分和工具性成分通常是混杂在一起的,按照两种成分的多寡,他将人际关系区分三类: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在黄光国的理论模型中,情感性关系通常指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混合性关系指个人和家庭外熟人的关系,两者之间以一道横线隔开,表示两者之间有相当清楚的心理区隔,家庭之外的人很难变成为“家人”。工具性关系为个人为了获取某种资源,而和陌生人建立的关系,它和混合性关系之间以一条虚线隔开,表示经过拉关系之后,可以穿越这层心理区隔,成为混合性关系。在儒家文化的传统影响之下,个人可能倾向于以需求法则、人情法则和公平法则等三种不同的交易法则,和这三类不同关系的社会对象进行互动。

西方心理学家关注这个方面的著作汗牛充栋,在此推荐两本,一本是罗兰•米勒(Rowland S. Miller)的著作《亲密关系》。另一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的著作Give and take,这本书讨论的是非亲密关系,格兰特在书中总结了人际交往的互动模式,然后将人划分为三类:付出者(givers), 获取者(takers)和互利者(matchers)。获取者只顾自己的欲望,尽力在交往中谋求最大的利益。互利者愿意等价交换,互惠互利。付出者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格兰特指出付出者可能是最成功的人,而可能是最失败的人。要想持续付出而成功,需要掌握合适的社交风格和技巧,避免被获取者占便宜。

不论是亲密关系,还是非亲密关系,个人自身经历的关系都可以纳入经验范畴。在准经验的范畴,我举了“群体关系”作为例子,个体经常会置身于群体中,藉由群体,我们会和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建立某种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是经验的,例如,你在某个300的企业里工作,你日常直接交往的就是十来人,你与这些十来人的关系就是经验的,而300人中的其他人,你与他们的关系则是准经验的,例如,如果你是一名女性,那儿你和公司里的其他女性雇员就成为了一个小群体,对于公司关于女性雇员的福利政策,你们的感受是一致的。非经验范畴的关系,我举了“制度关系”作为例子,本质上而言,群体关系也是一种制度关系,只是个体可以亲身置身于某个群体中,制度则是普遍的社会及国家层面的,我将这类关系归属到非制度的范畴。例如国家的法律规范和社会的文化规范,约定了某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互动模式,例如商人在生意往来和市场竞争时必须遵守的某些规则,这些关系规则对于没有从事商业的人来说,就是非经验范畴的关系。

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两句俗语说的是资源和机会。“米”是资源,没有资源巧妇再怎么心灵手巧都无法做出美味的饭菜。“地”是舞台,个人发展的种种机会,没有机会和舞台,英雄再怎么本领高强,也施展不了拳脚。这两句话对吗?错是没有错,只是它表达了常识对于资源的肤浅认识。

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1962年出版的《野性的思维》中谈到”修补术(Bricolage)”这个概念。他说,修补匠喜欢凡事自己动手,善于运用手边的现有的工具和材料来完成工作,当原始人类面对未曾遇过的问题时,他们会重新组合并修改现有的方法,适应新的状态。修补术指向到一种善于应用手边既有物品,完成各种各样工作的能力,它与工程师的能力不同。工程师依赖事先的设计与规划区寻找原料和工具,修补匠则是借用身边的工具和材料来完成他的工作。

日常生活的世界,都是资源短缺的世界,重要的不是将自己当成巧妇和英雄,而是将自己当成修补匠,学会识别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资源,知觉到情境现场中的各种生态信息,从中解读出其他人解读不出的有效线索。

参考关系的讨论,资源可以由近及远,划分为自有资源、群体资源和公共资源三种,这些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已用资源、未用资源,显性资源、潜在资源,已知资源、未知资源。

经验范畴这里我举了“自有资源”和“已用资源”的例子。最显而易见的资源是实体物品,例如工具、矿产、食材、地产、房屋、汽车等等。再进一步,资源就以更为虚拟的形式出现。许多人热衷讨论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注意力管理,其实就是在说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其实是我们宝贵的心智资源,此外,个体的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宝贵的生理资源。由此类推,还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准经验范畴的示例,我举了“群体资源”和“潜在资源”。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某个群体中,这个群体所拥有的资源对于这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准经验范畴的资源。这个人可以接触、获取到这个群体的资源,以此促进自身的发展。

非经验范畴的示例,我举了“公共资源”和“未知资源”。公共资源不会因为个体是否存在而存在,个体只有涉足到某个具体的公共环境中,与某种公共资源发生关系时,这种公共资源才会进入他的准经验范畴、经验范畴。

感性视角 v.s. 理性视角

我们花费了数篇稿件来讨论[事实种种]表格的三个范畴和八个分类,在这些讨论的背后,有什么更为底层的思考吗?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思考元素:

近的-远的
内部-外部
直接-间接
具象-抽象
实体-虚拟
微观-宏观
体验-分析
显性-隐性
如果仔细磋磨的话,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经验的、准经验的、非经验的]可以算是由近及远,由内而外。这是基于个体的身体的空间感受而展开的。

这两篇讨论的八个分类是从个体为视角出发,考虑的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所包含的种种事实。这两组都可以进一步分成内、外两个类型,[人、事、物、环境]这一组可以将“人”作为内部,毕竟我们是在讨论个体认识论,把“人”单独作为一个维度无可厚非,“事、物、环境”则可以算是个体之外的事物。[观念、情感、关系、资源]这一组进一步细分,“观念”和“情感”是偏向个体自身的状态,“关系”和“资源”则偏向与个体置身于外界的状态。

越是近的东西,越是内部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影响就越直接。越是远的东西,越是外部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影响就越间接。

在八个分类中,[人、事、物、环境]这一组偏向具象一些,[观念、情感、关系、资源]这一组偏向抽象一些。

在资源的讨论中,我们提到实体资源、心智资源等等。这是从实体到虚拟的维度。

个体、群体和社会,这些范畴的划分,可以看成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频谱。

我们在讨论情感和关系时,都提到了体验和分析的两种视角。

我们在资源时,也提到了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这些思考元素按照两端综合而成两种视角,一种是感性视角,一种是理性视角。如上所示,左端的归属于感性视角,右端的归属于理性视角。

中国大陆的心理学家程乐华老师在《追时间的人》一书中说,“理性和感性双系统的成长决定了人生的深度和宽度。在感性方面有优势的人,理性系统决定了其思想发展的高度;在理性方面有优势的人,感性系统决定了其社会化发展的丰富性和敏感性。因此,完善自己的双系统是自我发展的终生任务与目标。”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