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客体知识范畴

OCTOBER 2,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旨在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个名为IK16的图表,这个图表由[个体认识状态(缩写I)]和[客体知识属性(缩写K)]两个维度组成,构成16个区。用于回答[我知道些什么?]这个话题。这个图表可以用于在开展学思回顾时用于对现有知识进行图景式的检核,也可以用于学思展望时用于筛选知识、辅助学习规划。

上一篇讨论了[个体认识状态]这个维度,这一篇详细讨论[客体知识范畴]这个维度。“客体”在这里意味着我们作为个体,将知识作为对象进行处理操作,它们是我们的行动的客体。“范畴”类似于类别、分类。这次我们的讨论主题是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于个体的知识分类方法。

知识三味

客体知识范畴这个维度探讨的是知识如何分类。知识的分类有许多种方法,一种公认的方法是图书馆所使用的图书分类法(Library classification)。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图书分类法是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这个杜威指的是美国图书馆专家麦尔威·杜威(Melvil Dewey),而非哲学家和教育家的那个约翰·杜威(John Dewey)。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首次于1876年发表,近期的版本是2004年版本。这个分类法采用三位数字代表分类码,共分为10个大分类,100个中分类、1000个小分类。除了三位数分类外,一般会有两位数字的附加码,代表不同的地区、时间、材料或其他特性的研究。例如,330 代表经济学 + .9 代表地区别论述 + .04 代表欧洲 = 330.94 代表欧洲经济学。

我把知识区分为知识实在、知识载体、知识名称三个层次。

  • 知识实在:这个知识到底说的是什么。
  • 知识载体:这个知识以什么方式呈现。
  • 知识名称:人们如何简短地称呼这个知识。

如果使用传播学的术语,知识实在对应的是内容,知识载体对应的是媒介,知识名称对应的是标题。

一个人掌握了一个知识,他可以通过写作书籍的方式来呈现这个知识,也可以通过做一次讲座来呈现这个知识,他在讲座上的演讲录制成视频之后在互联网上传播,也可以呈现这个知识。对于这个人来说,书籍、讲座、视频,都是呈现他的这个知识的具体载体。

通常人们说的知识概念、知识术语,明显地展示了知识实在和知识名称这两个层次。例如,[自我决定论]这个术语是一个知识名称,它指向到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德西)和Ryan Richard M.(莱恩)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区分知识实在、知识载体和知识名称之后,再来看知识如何分类这个话题。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是针对书籍的分类方式,它可以算是一种知识的分类方式,但是这种分类方式过于依赖书籍这种知识载体。那么,在知识实在层面,有没有现成的分类方法可供我们参考?

杨梓燁在《知识的类型》一文中介绍了认知论哲学家眼中的知识分类。哲学家根据知道(Know)的不同意思,把知识(Knowledge)区分为命题知识、对象知识与能力知识。

命题知识(Propositional Knowledge)就是具有命题内容的知识,例如:我和培风看着公园里的草地说“草地是绿色的”,这个陈述就构成了一个命题。命题通常以语句的形式表达,但是并非所有的语句都是命题。

对象知识(Objectual Knowledge)是以对象为基础,并且这个对象与认知主体有某种熟悉的、亲身经历或直接经验的关系的知识。例如,我在休斯顿居住,我去过纽约,我去过哈佛大学,我认识毛向辉等等。这些事实是我亲身经历、体验的,它们属于对象知识。与此形成对比,当我说“我知道林兹”,“我知道TED大会的克里斯·安德森”时,这些并不是我的对象知识,因为我没有去过林兹这个城市,我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克里斯·安德森,我只是通过网络材料,从文件和信息上了解林兹这个城市和克里斯·安德森这个人。

能力知识(Competence Knowledge)说的是,我知道如何做某件事情。这里知识在英文里表述为know how。大部分哲学家认为这类知识必定涉及能力(ability),也就是说,甲知道如何做X,意味着甲至少曾经有能力做X,她可以现在没有能力。例如一个舞蹈演员因为车祸瘫痪,她不再能跳舞,但是,她可以教授舞蹈,知道学生如何学习舞蹈。

传统的认知论哲学家关注的是真理(truth),他们的核心兴趣是命题知识,尤其是如何获得真理、如何证成我们的信念。近年有些哲学家开始关注对象知识和能力知识,不过,他们的关注重点是后两类知识是否可以转化为命题知识。对象知识和能力知识则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

命题知识、对象知识、能力知识,这样的分类方式看起来不错,那我们就这么用吧。可是,我感觉还有些什么不对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呢?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

命题知识和对象知识的差异,类似于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在《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差异。命题知识是客观的、显性的,和个体没有直接关系,不具身的。对象知识虽然也是客观的,但是它是隐性的,和个体直接有关系,是具身的。然后,对象知识和能力知识又可以归类到隐性知识这里。对象知识和能力知识都是具身的、隐性的,个体特定的。

认知心理学家使用【陈述性知识】命名“知道是什么”(knowing what),用【程序性知识】命名“知道怎样做”(knowing how),他们关注知识的心理表征。John R. Anderson提出一个为学界认同的知识表征与信息加工的ACT模型(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在这个模型中,陈述性知识是我们拥有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事实、情节和语义信息都包括在陈述性知识中,以时间串、空间图像和抽象命题三种编码方式构成认知单元,进入记忆系统。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做某些事情时,例如系鞋带、解数学题或在餐馆点菜时所需要的知识。

不同学科的不同学者发展出不同的分类方式,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和背景。为了简洁起见,我将【知识】和【技能】两者区分开,这样我们可以更为专注地讨论知识。

容易让人困惑的是【技能知识】、【能力知识】、【程序性知识】这个类别,我把这个类别称呼为【技能知识】。它介于知识和技能两者的交接地带。你既可以把它理解为知识这个范畴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技能这个范畴的一个部分。我把它纳入知识这个范畴,将它和技能分离。换句话说,知识包括了命题知识和技能知识在内。技能则就是技能。技能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前奏。但是,掌握技能知识和掌握技能本身是有区别的。

例如,当你买了《33天游泳手册》、《Ruby自学手册》、《烹饪妙手指南》。这些书作为知识载体,承载的就是技能知识。《33天游泳手册》对应的是【游泳】这个技能,《Ruby自学手册》对应的是【使用Ruby语言编程】这个技能、《烹饪妙手指南》对应的是【烹饪】这个技能。当你看完这三本书,理解书上记载的技能知识,但是,你没有跳到游泳池里,没有坐在电脑面前写代码,没有在灶台前炒菜,如果你之前不会这些技能的话,你估计不会因为看了这些书,就认为自己掌握了游泳、使用Ruby语言编程、烹饪这三个技能。

上面的图示在【知识】和【技能】两个大圆之外,还绘制了一个名为【活动】的大圆。我认为活动是知识和技能的转化器,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个图将来会详细展开讨论。目前我们关注一下活动这个大圆带出来的一个小类别【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和技能知识的区别是什么?知识技能说的是在知识活动中操作知识的各种技能。例如:听、说、读、写,就是四种常见的知识技能。游泳、烹饪、爬山,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游泳运动员、厨师、登山运动员除外),显然不是知识技能。

关于技能如何掌握,德雷福斯做了一个精彩的技能获得模型(Dreyfus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他将技能获取界定为循序渐进的七个阶段。

将知识和技能分离之后,接下去我们可以着手建立一个新的知识分类方法。

基本原则:排除神秘、可靠第一、效用第二

对于普通个体而言,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与可靠的知识混杂在一起,占据了很多人的信息环境和心智。当我们讨论个体知识,我们首先需要排除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属于知识的范畴。

在某些特殊领域,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成为了研究对象和重要素材,例如文学创作领域,需要动用出神入化的想象力,例如宗教研究领域,就不得不去碰这些东西。即使是这些领域,作家和宗教学者都有自己的目的,他们的成果是创作出创新的文学作品或者创新的宗教学研究成果。如果你的职业领域不在类似的范畴,那么相比起知识而言,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不仅会浪费你的许多时间,而且会约束你的心智,束缚你接触可靠知识。远离神秘和不可知,这是探讨知识属性的起点。

一个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外在的客观知识则是海量无限的。人们不得不做出筛选,做出自己的认选择,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有效合理地分配到部分知识上。知识活动虽然重要,但是它毕竟只是个体生命活动中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投入于其他的非知识性的活动,例如亲子互动、体验自然、社区建设等等,这样生命体验才会更完整。

对于个体知识而言,我认为[可靠]与[效用]是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可靠原则偏向客观共识,效用原则偏向主观偏好。

我把知识看成为个体生涯发展的工具,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参与世界、改造世界所依赖的工具。如果知识不可靠,那么我们就不能依赖它们,否则我们就会误解世界、做出错误的行为。满足可靠这个条件的知识很多,那么个体如何进一步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时需要以效用原则来判断。个体自身觉得某个知识对他有一定的效用,他才愿意去选择这个知识。

  1. 可靠第一 可靠原则的客观共识取决于某个知识所处的知识共同体。

学术界在社会分工上偏向于知识创造,他们遵循学术界的规范生产知识,学者所发表的各种观点,经过学术界内部的辩论之后,成为达成共识的知识,逐渐占据主流,在没有被显著证据推翻之前,大众基本上可以上认为知识的可靠性较高。

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学术界之外的其他人,就不能生产知识。例如,一个关于飞机制造的工程知识,这个知识的客观共识是由飞机制造工程师这个群体所界定的。又如,在移动应用的设计开发中,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指定一系列专用的平台标准,这些知识出自个别公司之手,但是依然是可靠的知识,为他们的开放者社群所认可,具有某种程度的客观共识。

  1. 效用第二 效用原则的主观偏好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生命进程和具体情境。

生命进程的发展带领人们不断进入新的生活状态,例如从学校进入职场,公司的业务发展产品转型,离开公司自我创业,结婚后养育孩子……诸如此类事务,总是在挑战我们的知识库存,引发我们的知识渴求。为了胜任这些生命历程中林林种种的活动,我们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在这些活动的更为具体的情境中,我们还会遭遇很多计划外的事件,例如某天驾车在公路上,突然轮胎爆胎,这时我们需要掌握更换轮胎的知识和能力。

针对不同人的状态,效用的理解也因人而异,同样一个知识,一个人会觉得这个知识在未来五年之后会对他有效用,另一个人觉得这个知识在当下这个星期对他会有效用。有的人可能认为学习和关注这个知识本身,它的意义和符号效用就足够了,至于弄懂它到何种程度,它的重要性并不那么显著。

排除了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基于上述的可靠原则和效用原则,我将知识范畴划分为方案区和观点区两大区域,将方案区继续划分为证成区和中介区两个区域,将证成区划分为已证区和未证区。

方案与观点

方案区与观点区的划分依据是可靠原则和效用原则,我将可靠性强、效用性高的知识归属到方案区,可靠性弱、效用性低的知识归属到观点区。这种强弱、高低的划分,都是相对而言,我们只是需要区分出两个大区域。

方案针对的是问题,观点针对的是立场。

这么划分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优先放在方案区,从而排除了观点区的大量知识对于我们的干扰。现在打开你的手机上的微信,看看你的朋友圈,按照上述的方案和观点,把你看到的认为是知识的信息归类到方案区和观点区。我估计,观点区的信息数量一定多于方案区的信息数量。

1.方案区的知识是解决问题的知识
方案区的知识被创造出来,是因为它们的创造者遇到了一些麻烦和问题,他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和麻烦,从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产生了这些知识。

理论家创造新理论是为了解决过去理论带来的问题,实践家在解决实践活动的问题时发明了新工具、新方法、新设计,这些工具、方法和设计就衍生出新的知识。

方案区的知识并不一定意味着全新的知识,竞争、成本和信息互通带来的问题可能催生重复性的创造,创造出一些可以互相替代的知识。例如,不同的理论家使用不同的术语,或者在相同的年代,彼此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创造出类似的知识,这些知识彼此可以替代。对于公共知识的创造来说,这种替代性的创造是严重的英才资源浪费。对于私有领域的商业竞争来说,这种替代性的知识转化为区隔不同商业机构的知识竞争优势。

2.观点区的知识是拓展视野的知识
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背景的人持有不同的立场,这样的多元观点,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活跃于观点区的知识创造者是观察家、评论家、思想家。

观察家持续不断地专注于跟踪与收集某类现象,建立完整的档案,提醒人们对这些动态现象给予持续关注,建议人们从何种视角去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评论家的贡献在于指出新生事物不完美的地方、展示事物背后的复杂关系、给出明确的导航建议。当一个新电影上映时,一个电影评论家会展示他丰富的电影知识库存,从中对比新电影与其他电影,揭示该电影创作上的亮点和缺陷,指出值得深入思考的主题,展示同类型的其他旧电影。思想家的长处在于将自己的观点发展为系统而整体的思想,这种化零为整的高超技巧在信息碎片时代尤其珍贵。

3.方案区不等于科学知识,观点区不等于人文知识
当你读到这里,你不应当将方案区等同于科学知识,将观点区等同于人文知识。

实际上,我认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可以分散到方案区和观点区。一部分科学知识可以划归到方案区,另外一部分科学知识可以划归到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亦然,有些人文知识应当划分到方案区。举一个例子而言,夏志清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他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这本书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领域中,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夏志清对钱钟书、张爱玲、沈从文三位作家的评价,在1960年代是石破天惊的。夏志清本身是研究西洋文学的专家,他以西洋文化的方式来研究中国文学创作,从而提出了与过往的中国文学评论论述不同的新的方案。

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历来已久,这个话题也是许多人热衷的热门话题。于我而言,科学与人文的分歧只是人们是否接受不同学科的知识模糊问题。人类世界的现象非常复杂,变化多端,解释人类世界的社会科学所产生的知识,相比起自然科学而言,知识模糊性更高一些,人们需要去容忍这种模糊性。

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在《三种文化》一书中指出人们具有三种类型的认知结构:数学概念和方程式、语义网络和基于感性的图式表征(schematic representations),他指出这三种表达模式在传达知识的模糊性(ambiguity)方面各不相同:

按照描述和结论的模糊性的表现,把各门知识学科(intellectual disciplines) 安排成一个连续统(continuum),数学和物理学为一端,社会科学在当中,人文学科在另一端。因为个人对模糊性的容忍度不一样,所以个人性格特征和文化很可能影响着人们对某个领域的学术生涯的选择。

我采用方案和观点的分类方式,不在于这种学科边界,而在于知识的创新与否。方案区的知识都是相对于过往的知识而言有所创新。观点区的知识则停留在展示立场,忽略了进一步对立场进行深化与验证,还达不到创新的程度。给出观点是相当容易的,要将观点放到人类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去检验,这个过程却不容易。要给出与历史上的观点不同的新观点,也不是那么容易。许多网络文章和畅销书里关于生活方式的观点,其实哲学家在多年以前的著作里早就提过。

在效用上,方案区和观点区的知识也作用于不同阶段。思考问题时要多元观点启发,这样才容易跳出限制,找到意外的解决方案。具体行动时要切实可靠的方案,这样才容易保证行动效果,将知识转化为更为具体的成果。

观点:常识、看法、意见、立场、经验、品味

有位朋友问,按照方案区和观点区的划分,常识要划分到哪里?

常识本身是比较模糊的东西,它没有一个标准的边界。我认为一部分常识可以划分到方案区,例如经过验证的一些知识普及流传之后成为常识,另外一部分常识可以划分到观点区,这些常识只是历史和环境原因形成的文化偏好。

除了常识之外,另外一些与个体直接相关的东西,都可以归类到观点区,它们是:看法、意见、立场、经验、品味等等。

这些东西里面值得深入探讨的是「经验」,这是目前知识生态重灾区所在。经验与常识类似,一部分经验的确可以划分到方案区,它经历过考验和验证,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另一部分经验则纯粹是个体自己的体验和总结,它的可靠性还比较弱,效用性比较低,应该只停留在观点区的范畴。

上文说到知识区分为知识实在、知识载体、知识名称三个层次,因此,图书作为一种载体,不应当成为知识的鉴定标准。一本图书可能只是作者的自身经验的总结提炼,它还停留在观点区,那么,我们就不应该直接将它看成是方案区的知识。人与人的差异很大,同样,书与书的差异也很大。重要的不是去区分书和网络,而是区分书和网络里的内容的可靠程度和效用程度。

方案:证成与中介

「证成」(justification) 是认识论的一个关键议题,通俗地说,如何确定一个信念为可靠的真的知识?古往今来的认识论哲学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讨论这个议题。如前文所述,认识论哲学家关心的是命题知识,追求的是真理。

对于个体而言,我用了可靠原则和效用原则。可靠原则代表的是客观共识。那么,在我们这个图表中,证成的意思就变成了知识共同体或实践共同体如何就某一个知识达成客观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用共同体的范围真理替代了认识论哲学家的普世真理。普世真理和范围真理对于个体都是有效的,如果处理一个事务有对应的明确的普世真理,那就使用普世真理,如果处理一个事务没有明确的普世真理,那么就使用范围真理,使用共同体认同的客观知识。

通往普世真理的道路非常艰难,通往范围真理的道路也不是那么容易。在这些通往真理的路上,人们需要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可以简化为:

假设-检验-真理。

为了有效提出假设,为了有效验证假设,我们需要一些特别的工具。这些工具我称之为中介。这些工具不是我们要探询的最终的真理知识,只是我们在通往最终真理的道路上的中介。通往真理的道路过于漫长,久而久之,这些工具中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知识。

在很多领域中,真理不是该领域的核心活动的最终目标。真理是用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活动、达成目标的。如果没有绝对可靠的真理知识,那么相对可靠的知识就自然而然成为绝对可靠知识的替代品。领域和领域之间的差异,对于相对可靠知识的领域标准与规范也有所不同。

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学术界的工作和商业界的工作,在对待知识的可靠性态度上差别很大。对于学术界的从业者--学者--来说,他们的职业使命是创造新的公共客观知识,公共客观知识的标准规范就相当高,知识是学者的工作的目的,学者对于知识的态度就更为严谨。对于商业界的从业者--企业家--来说,他们的职业使命是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好公司客户、造福社会利益团体。知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在商业界内部,在创造企业内部私有知识时,这些知识的标准规范程度就相对弱一些。

此外,知识所针对的对象的差异,对于知识的可靠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战略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常青议题。由于组织管理的特殊性,战略管理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东西可以追求,它不像物理学可以探求出一个确实不变的规律,不像化学可以发现一个元素、又一个元素。研究战略管理的学者所生产的知识,大部分都趋向于工具中介,是帮助管理者决策者在思考战略问题时的思考工具。

相比之下,医学领域的「孕期管理」则是一个基于生物学的知识系统,医学工作者经年累月探索人体的奥秘,积累了丰富的女性怀孕期间的生理变化,这些知识经过检验,成为医疗系统中的可靠知识,对于女性的孕期的健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论是学术界、商业界或者个体,可靠原则都是重要的基本原则。如何证成知识的可靠程度,不同群体因人而异。

中介:启发式、框架、原型、图表

如果说证成区的知识是假设,那么中介区的知识就是为了证成这些假设而诞生的工具。在各种林林种种的工具中,启发式、框架、原型、图表是四种典型的工具中介。

1.启发式
当我们讨论创造力、创造、创意思维、认知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启发式(heuristics)这个字眼。

启发法(heuristics,源自古希腊语的εὑρίσκω,又译作:策略法、助发现法、启发力、捷思法,)是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它是一种依据关于系统的有限认知和假说从而得到关于此系统的结论的分析行为。由此得到的解决方案有可能会偏离最佳方案。通过与最佳方案的对比,可以确保启发法的质量。 典型的启发法有试错法和排除法。鉴于启发法基于经验,有时它也可能是基于错误的经验(如感知偏离和伪关系)。

上述文字摘自维基百科。我们可以把它理解创造过程的一种工具,它不是最后的创造成果,只是创造成果诞生过程的一个工具和手段。启发式其实就是创意工作法。启发式带来灵感和创意,为后续的科学探索和创造成果奠定基础。

不同创造领域的创造者偏好于不同的启发式。认知科学家司马贺(Herbert Simon)偏好的启发式是什么呢?他喜欢如下启发式:

a.产生与测试(试错法);
b.爬山法(测度实现目标的进度,采取措施以最快速度接近目标);
c.手段——目的分析(比较目标状态和当前状态,采取某些措施缩小差距);
d.规划(构建问题空间的抽象简化版;在此简单化的问题空间解决问题并将解决方案反馈回原空间);
e.类比(将新目标领域映射到先前遇到过的基础领域上)。

2.框架
随着人类总体知识的增长,整理和梳理现有知识成为一项重要的知识活动。这些知识活动的成果通常以概念框架的形式展现。它自身并没有创造新的知识概念,它创造的是往往是呈现和展示现有知识概念的一种新的结构。

例如,社会心理学领域发展多年,涌现了许多的知识概念,那么,如何统合纷繁杂乱但生机活泼的研究实践、理论模式和多元的方法偏好,使之归于逻辑统一而连贯的学科概念框架?有深刻理论关怀的社会心理学大家,都曾致力于这些难题。荣誉最终归于比利时的瑞士学者杜瓦斯。

杜瓦斯在《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这部名著中,以解释水平为核心,成功重构了社会心理学统一的学科概念框架。杜瓦斯细致而合理地概括了社会心理学解释的四种理想型或四种解释水平,每种解释水平分别对应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应不同的研究主题。

  • 水平1-个体内水平(intra-personal or intra-individual level): 具身性(embodiment)、自我、社会知觉和归因、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等。
  • 水平2-人际和情景水平(interpersonal situational level): 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亲和与亲密关系、竞争与合作等。
  • 水平3-社会位置水平(social positional level)或群体内水平:大众心理、群体形成、多数人的影响和少数人的影响、权威服从、群体绩效、领导-部属关系等。
  • 水平4-意识形态水平(ideological level)或群际水平:群际认知如刻板印象、群际情感如偏见、群际行为如歧视及其应对。

如果想要学习社会心理学,拿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搭配上这本《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就会更好地理解整个社会心理的图景。

我为何把框架纳入中介区呢?框架类型的知识,它本身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的标准在那里,只有不同框架在效用上的高下之分。例如,同一个领域的教科书,不同的编著者可能采取不同的编排方式,以不同的框架结构来展示一个领域的知识。那么,我们不能说某一本教科书是绝对正确,而其他教科书则是绝对错误。

3.原型
原型是创造者用于测试自己的创造构想的样品。对于知识创造而言,针对不同领域,原型的形态也是五花八门。如果一个程序员想要创造一种新的编程语言,那么他做出来的原型就是一种编程语言,形态上和成熟之后的成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心理学家想要创造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那么他的原型可能就是他和一个学生的某一次的两个小时的对话。如果一个信息架构师想要创造一个新的分类方法,那么,他的原型可能就是一个简陋的表格。

原型的目的是验证假设。因此,它是一种中介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接触到一些知识的原型,使用这些原型,是好还是坏呢?

这取决于学习者的个人偏好,以及学习者与知识创造者的互动关系。我鼓励学习者对于这类知识抱以开放的态度,接纳这些原型知识,与知识创造者建立紧密的信任关系,涉入知识创造的更为前端的进程。洞察知识创造的早期过程,有助于学习者建立更为直观与系统的知识图景,提升知识辨别与筛选的素养。这些历程也会引导学习者逐渐走上知识创造的路程。

既然是原型,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不论是对于知识创造者,还是学习者,都存在着时间浪费的风险,也存在着认知锁定的风险。一个原型所承载的假设最后证明是错误的,这个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浪费。除非学习者是本着学习如何创造知识的目的。

4.图表
图和表是两种典型的知识载体。它们即可以是证成区的一部分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可以是中介区的一部分知识的呈现形式。

知识图表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形式图表和内容图表。形式图表的知识实在和知识载体的整合度更高,不容易分离。极端地说,就是【图表即知识】。内容图表的知识实在和知识载体的整合度不高,两个层次可以分离。换句话说,【图表是框架,内容是内在】。

例如,我很喜欢使用文氏图(Venn diagram)来做一些分类图示的思考。

文氏图是数学的集合论中,用于表示集合的一种草图。文氏图本身是一个形式图表。当我使用文氏图来表达我对于某个话题的分类思考时,我会绘制一个图出来,这个图就是内容图表。例如,《Swordi Media Lab 创想集》展示了一个我基于文氏图绘制的Swordi Media Lab的创想分布。我使用这个模板绘制了许多的文氏图。

在我绘制的内容图表中,包含了知识载体和知识实在两个层次,知识载体是文氏图,知识实在是我填写在这个图里的内容信息,表达了我对于某个话题的分类思考。

地图、交通图、数据图等等这些图,它们的知识实在和知识载体的整合度也相当高。Peter Burke曾在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卷二讨论知识实践时提到了图表形式在知识发展中的重要性,他在书中第105页展示了法国工程师Charles Joseph Minard于1869年绘制的一副图Minard’s flow map of losses on the from Moscow。其实这幅图的原名是Carte figurativedes pertes successives en hommes de l’Armee Française dans la campagne de Russie 1812-1813。

这幅图展示的是拿破仑1812年侵俄战争的情况。信息可视化领域的开创者Edward Tufte将这幅图奉为经典,不断引用这幅图用以可视化知识教学和推广,甚至将它印制成海报出售,以至于在互联网上,这幅图成为了Edward Tufte的身份象征之一。

有位朋友提到了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它该归类到证成区,还是归类到中介区?

(此图为门捷列夫1869年的周期表)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案例。首先,我认为它是一个形式图表,它的知识载体和知识实在是高度整合的,它提出了化学元素的空间结构的分布形态。其次,它所承载的内容,即是中介的,又是已证的,又是未证的。

元素周期表具有预测未发现的化学元素的功能,当它预测某个新的化学元素时,它是一个中介工具。当化学家依据元素周期表提出某个位置上的某种化学元素的假设,这时这个化学元素处于未证区。如果这个假设,被更多证据证实,被化学家的科学家一直认同,正式写到元素周期表了,它就到证成区了。

5.其他
中介区的知识当然不止启发式、框架、原型、图表这四种,我只是将它们列出来,其他限于篇幅和时间,尚未列出来的类型,大家也可以继续挖掘。

证成:证伪、变异、已证、未证

谈到证成,就不能不提到证伪。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发展到了科学哲学领域,鉴于科学领域的特殊性,引发出关于科学知识的新认识,其中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是颇为引入瞩目的认识论思想。进化认识论基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认识能力和人类知识,把它们看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进化知识论的启蒙者是卡尔·波普尔(Popper)。他以《科学发现的逻辑》成名,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的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他在学术生涯后期著有《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考察》,提出了知识的自然选择理论(natural selection of knowledge),被誉为是进化认识论的开山之作。

传统的认识论把知识等同于证成的信念,专注于如何证成信念。波普尔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知识既不是任何信念,也不是不变的观念。他主张知识是客观的,本质上是猜测性的。他的研究核心是科学知识的积累增长,他用可证伪性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人们提出假设,继而尝试解决方案,然后通过证伪消除错误,从而产生新的假设。科学知识的增长不是观察的积累,而是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推翻一种现有的科学理论,取而代之,如此持续发展,实现人类总体的科学知识的发展。

提出进化认识论(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这个术语的人是心理学家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Campbell),他是波普尔的朋友。两人都被认为是进化认识论这个学派的创始代表,波普尔关注的问题是科学知识如何增长,坎贝尔关注的问题则是知识增长如何与信念匹配。坎贝尔的认识论思想可以简化描述为BVSR模型(变异-选择),BV代表Blind-variation盲目变异,SR代表Selective-retention有选择的保留。这个模型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 导致变异的机制(Mechanisms for introducing variation)
  • 始终如一的选择进程(consistent selection processes)
  • 保存以及/或者繁衍被选择的变异的机制(Mechanisms for preserving and/or propagating the selected variation)

沃尔特·文森蒂(Walter G. Vincenti)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知道的》一书中考察了航空工业发展历史中的工程知识的增长,他引用了坎贝尔的BVSR模型作为研究分析的基础理论。他在书中指出,通过他的五个案例的研究,这个模型的特征是明显可见的。他的案例研究充分展示了工程知识的保存和繁衍方法:杂志手册、教科书、工程院校的教学、设计的传统惯例、口头语等等。他还讨论了工程知识的变异机制和选择进程。

文森蒂认为,作为单独的变异-选择过程的结果的工程知识,产生渐进式的累积增长。这种增长,本身会对变异-选择过程带来本质性的影响。具体而言,随着一个领域的知识的积累,不同时间段内的盲目变异的程度和范围是不同的。虽然讨论这些细节相当困难,他认为产生公开变异的机制,至少包括三个不明显的心智活动:

  • 搜索具有相似情况的以往经验,以便找到通常已被证明是有用的知识。
  • 按照要求,根据新的环境以及可能有某种机会工作的情况,对想到的无论什么样的新颖特征进行概念上的综合。
  • 头脑中对所构思的变异进行扬弃,以便挑选出最有可能工作的变异。

从科学知识到工程知识,我们看到不同领域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施可靠原则。在此,我们需要鼓励科学心智,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通过[假设-验证-选择]获得可靠知识,也需要区分科学领域与其它领域的差异。波普尔用可证伪性划分科学(science)与非科学(non-science)。非科学包括伪科学(pseudoscience)、形而上学、纯数学、逻辑、哲学(包括价值论)、宗教和政治学。在波普尔看来,科学划界的问题“是要找出一个标准来区别以经验科学为一方,以数学、逻辑、‘形而上学’体系为另一方的问题。”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日常生活世界中还存在许多活动,必须依赖非科学领域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当然需要坚持可靠原则和效用原则,只是实施这两项原则的具体方法,根据具体领域而定。显而易见的是伪科学的可靠性极低,我们无需浪费时间在这个范畴。那么,在非科学领域中,排除了伪科学,剩下领域,我们该如何界定可靠原则?

司马贺在《人工科学》一书中区分科学与设计,他主张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活动领域,区分与科学。科学是关于世界是怎么样,设计是关于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可以用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规定性(prescriptive)一对术语来表述司马贺提出的这种区分。

  • 描述性(descriptive):描述性知识描述事物是如何的。它是关于事实或实际情况的知识,根据真实性或正确性做出判断。
  • 规定性(prescriptive):规定性知识建议我们该如何做。它是程序知识或实践知识,根据有效性、成败程度做出判断。

我想特别指出的是,描述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并不是领域特定的。不能认为某个领域就全部是描述性知识,另外一个领域就全部是规定性知识。这两者的区分,也分布在理论、模型等等不同层次。例如理论也可以区分为描述性理论和规定性理论两种类型。描述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构成了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紧密联系,互相启发。

相比之下,描述性知识的可靠性更高,效用灵活性更低。规定性知识的可靠性更低,效用灵活性更高。如果描述性知识大致准确,我们就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做出调整。相反,规定性知识可以随意改动,使其在使用中达致有效。

证成:共识、假设、已证、未证

证成区的已证和未证看起来等价于共识与假设,已证就是达成共识的知识,未证就是尚未完成验证的假设。上述讨论指出,不同领域达成共识的方法存在差异,最终可靠原则是包容性最强的原则,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去验证假设或达成共识,最终都需要达成可靠性强的知识。

定律、法律、标准、规范,是已证区的四种代表性知识之一。定律又称科学定律、科学法则(Scientific law),它遵循科学知识的生产原则。法律、标准、规范则是社会制定的,有人或许会质疑,法律是权力机关制定的,怎么能算是客观共识?怎么可以和科学定律相提并论?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是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在此我为了讨论个体和知识的关系,简化了权力这个影响因素,采用可靠原则作为基准。作为个体,权力机关制定法律、标准、规范,都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行动的重要准则,这些是重要而可靠的知识。法律、标准、规范随着时间进展,它们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是来源于制定者和使用者对于这些知识的验证和变异。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发展是类似的。

已证和未证如果从时间视角去看,相当于某个时间段的稳定和动态,已证区的知识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相对稳定的知识,未证区的知识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相对不确定的知识。已证区和未证区,两者之间除了稳定性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特征?

竞争性。

相比之下,未证知识数量远远多于已证知识的数量。那么,在未证区就存在许多针对同一个对象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它们之间互相形成竞争。在某个时间段之内,这些解决方案彼此共存,都有各自的优弱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有个别解决方案胜出,成为确定的知识,进入已证区,与此同时,其它失败的解决方案,则被时间长河抛弃,不再对人类知识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对于寻求适用知识的个体,显然已证知识是可靠性最高的知识。然而,稳定性最高的知识,往往已经变为了常识,如果我们想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是前沿和冷僻的课题,穿过知识丛林,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处于蛮荒之地,眼前都是杂草,哪里有什么伟岸的树可以依靠?!

在不确定性的创造之旅中,我们经常是在未证区徜徉,对比、选择、验证其它人贡献的解决方案,或者贡献自己的独特的解决方案,让其它人去验证。

原则:可知、可靠、效用

综述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原则:可知原则(排除神秘和不可知的东西)、可靠原则(知识必须是可以依赖的客观共识)、效用原则(知识效用因人而异)。

此外,我们讨论个体认识时归纳出的范围原则和发展原则,也适用于讨论知识范畴。从未知到已知,从未用到已用,从未言到已言,这些说的是边界不断缩小,属于范围原则。知、用、言,这些说的是个体对于知识的逐渐由浅入深,逐渐提升认识,这些是发展原则。

学科划分、领域差异、盲目变异的范围、知识适用的情境、社群达成的客观共识,这些都可以归属于范围边界。人类的知识总体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持续发展,就具体某个知识而言,在某个时间段内它处于稳定状态,在某个时间点它可以处于变化状态,被其它知识所替代或者自身发生变异,变与不变交错纠缠,知识发展绵延不绝。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