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4):从履历表到追悼文

12/11/2017

从亚当一号到亚当二号,从创造者到科学家,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履历表,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签语饼,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追悼文。每一秒的主题汇集成每一分的主题,而每一分的主题又汇集成每一时的,每一时的又汇集成每一日的,最终成为我们一生的主题。

亚当一号与亚当二号

大卫·鲁克斯(David Brooks)在《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 》中提到了两种基本的人生主题:成就与美德。他在该书的起始,用履历表和追悼文作为隐喻点出这个主题。

“我这一阵子一直在思考履历与悼文的差异。履历是你一生的简历,上面包括你在职场运用的技能,对自身之外对成就能作出哪些贡献等等,悼文对意涵就更深刻了,是你在丧礼时会让人感念、只存在于你内心深处的德行——不论你是仁慈、勇敢、诚实或是意志坚定的人,也不论你和其它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在口头上表示悼文比履历来得更为重要,但是我得承认在我人生大多数的岁月里,我花在后者的时间远比前者来得多很多,我们的教育体系显然也是履历导向多过悼文导向,就连一般公众的谈论话题也不例外——看看杂志上教你如何自我提升的小专栏,或是非虚构畅销书的榜单就能略知一二。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清楚要如何追求职场成就,却不十分明了要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

布鲁克斯的灵感来自斯洛维奇克(Joseph Soloveitchik)一九六五年所著的《孤独的信仰之人(The Lonely of Man of Faith)》,该书注意到《创世纪》当中二元对立的起源,认为这反应出我们人类同时具有两种互相排斥的本质,可称之为“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布鲁克斯用“外长价值”和“内在价值”来诠释“亚当一号”和“亚大二号”。

“亚当一号代表职涯导向,人类本质具有企图心的那一面,亚当一号是外显在履历表上的亚当,渴望建造、开创、发现新的事物,追求拥有更高的地位,赢得光荣的胜利。亚当二号则是内在的亚当,希望能更明确的充实道德情操。亚当二号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对于是非对错有不用多加说明多坚定信念——他不只渴望能作好事,更期待自己能成为一个好人。亚当二号希望拥有亲密的情感,愿意为他人自我牺牲,身体力行不验自明的真理;他希望内心丰富的灵魂能够掌握好生命的方向盘,无愧于人生一场。”

布鲁克斯所说的品格之路,如果放在东方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其实就是“君子之道”。余光中在2015年出版的《君子之道》一书中列举了几项如何做君子:“君子怀德;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知耻。”相比之下,“君子之道”背后展示的东方文化底蕴更为深厚宽阔。

布鲁克斯展示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职场活动与生命意义、成就动机与美德品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这些非常符合常识的认知。然而,仔细推敲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些二元对立的描述存在很多问题:职场活动是生命历程的一个核心部分,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则的事实,按照容器视角来看,这是嵌套结构,职业活动是一个小容器,生命历程是一个大容器,这两者不是对立的两端;行为的动机和对于行为的性质的道德评判是两件事情,动机和品格不在同一个纬度,不可这么生硬对立,布鲁克斯书中所举的多位名人的例子,这些名人不仅品德高尚,他们在职业活动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边界划分,也是过于简化和武断的说法。

在思考生命主题这个议题时,我们也会遭遇类似的内外之分的困扰。如果抛弃二元对立的偏见,我们该如何妥当地讨论生命主题?

我的答案是建构一个生命主题的抽象层次。不同人对于事物的认知在抽象水平上有层次之分,有的人倾向于理解具象的层次,有的人倾向于理解抽象的层次。具体的职业活动、外在事实等等都是容易理解的,算是具象层次;笼统的美德品格、内在价值等等都是难以认识,处于抽象层次。抽象与具象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层次依附,抽象必须以具象为基础。试想当我们说一个人品德高尚,我们必定是从观察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人认为自己要遵循高尚的道德标准,他必定在要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践行这些标准,他才能说自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如果在履历表和追悼文之间加入一个东西,然后把二元水平对立转化为空间上下层次,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生命主题层次。最底下的是履历表层次,最顶上的是追悼文层次。中间的层次该使用什么隐喻呢?我想了一下,不如暂时使用“签语饼(fortune cookies)”作为隐喻吧。

生命主题三层次

为什么我想到 签语饼 这个隐喻?我想借助这个隐喻来表达“融合”和“体验”的两种意思。签语饼层次位于履历表和追悼文之间,具有融合两者内涵的意思。签语饼是一种在美国的中式餐馆流行的亚洲风味食物,具有中西融合的特色。如果你在美国的中餐馆吃饭,结账时服务人员会奉上金黄色脆甜的元宝状小点心,如果你把它们拦腰掰开,就会看到签语饼的空心内藏着印有睿智、吉祥文字的纸条。每次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词语,每每带给食客有趣的体验。

履历表、签语饼、追悼文,这三者构成了生命主题三层次,那么它们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呢?上文提到2016年我在辅导一位学友做学思回顾时,根据“人生如戏”这个隐喻发展了一个名为《职业图景》的讨论框架,我从《编剧的艺术》一书提出的核心要素[冲突、前提、角色]出发,设定了[变化、主题、身份]的三要素。当时,在[职业主题]这个部分,我构建了三个层次:

初阶:将职业主题理解为职业范畴(categories)

中阶:将职业主题理解为职业体验(experience)

高阶:将职业主题理解为职业原则(principles)

每个人对于职业的认识不同,对于职业主题的理解分布在不同抽象层次。初阶是具象的,高阶是抽象的。越是抽象的层次,它包容和辐射的范围就越广,越往高阶发展,个体的职业主题就越能包容丰富多元的职业活动,涵盖不同形态的职业角色。

去年的这个职业主题三层次,放在个体认识论议题的语境中,看起来也是适用的。生命主题和职业主题遵循同样的层次依附原则,三个层次的内涵也是一致同构的。由此,我们构建了如下的生命主题三层次:

履历表层次:范畴(categories)

签语饼层次:体验(experience)

追悼文层次:原则(principles)/基旨(themata)

让我们来逐一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具体内涵。如下的讨论将沿用我在《职业图景》的讨论,毕竟职业活动是生命历程的主体部分。

将主题理解为范畴

范畴(categories)通俗地说就是分类,对于个体认识论这个议题来说,我们关心的是这么两大类的范畴分类:人的分类和事的分类。这两个分类在职业范畴上交织在一起。例如:程序员。这是一个职业岗位,这个职业岗位结合了人的分类和事的分类,程序员是从事软件编程的工作者。

范畴与容器类似,它存在一个嵌套结构,大的范畴里有小的范畴,类似于一棵树一直分叉,一条河流一直分流,一个大型公司可以划分为子公司,子公司可以划分为部门,部门可以划分为小组等等。嵌套结构展示出来就是层次结构。就职业范畴而言,举一个例子来说,假若某人在一间环境工程技术咨询公司里担任技术员。如果绘制出他的职业范畴,我们会看到如下的层次:

环境保护:社会文化范畴

环保行业:领域范畴

环境工程技术:行业范畴

环境工程技术咨询:子行业范畴

某某公司:公司范畴

技术员:岗位范畴

工作形塑(job craft)理论是一种基于自我决定论的职业理论,它认为人们可以调整自己对于职业的认知,从而摆脱公司给予的岗位描述的框定,建构起自己的工作边界。我所讨论的职业范畴不是在照搬Job craft理论,而是从长期的职业发展周期来看待个体的职业活动的连续性,如何帮助个体理解他的职业主题。

由于职业范畴存在层次依附,最底层的职业范畴是归属于更高层的职业范畴之内,因此,个体对于自己的职业主题的理解,可以在不同层次之间挪腾移动。例如,假若某人在一间环境工程技术咨询公司里担任技术员,他从技术园的岗位切换到环保社交媒体的内容集展人这个岗位,从岗位范畴这个层次来看,他的职业主题显然发生了改变,如果从环境保护这个社会文化范畴来看,他的职业主题依然保持一致,只是他具体实施这个职业主题的具体方式发生了改变。

从生命历程来看,范畴就类似于履历表,人们倾向于在履历表上写上自己曾经在哪些学校读书、哪些公司或机构工作、曾近做了哪些具有影响力的成绩。这些事物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范畴,都是很具象的东西,非常容易理解。

将主题理解为体验

职业体验这个层次比职业范畴略为抽象一些,它反应的是个体对于职业活动的主观感受。例如:

稳定、可控制、舒适

智力挑战、刺激、高压力、高成就

互动交流、感受人的情绪

频繁接触大自然、感受宇宙生态

独自工作、心流体验、作品声誉

几种不同的职业范畴会共享同一种职业体验。在不同职业范畴切换时,保持同一种职业体验,也可以构建出清晰一致的职业主题。例如,户外运动爱好者、自然风光摄影师、旅行作家这些属于不同的职业范畴,但是它们却共享类似于“频繁接触大自然、感受宇宙生态”这样的职业体验。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埃德加·施恩教授(Edgar·H·Schein)提出职业锚的概念,他提出八种职业锚:创造/创业型、安全/稳定型、服务/奉献型、生活型、挑战型、技术/职能型、自主/独立型、管理型。每一种职业锚下面有很多具体的职业岗位,人们可以在相同的职业锚下面,切换职业岗位。

我所讨论的职业体验的概念类似于职业锚,差异之处在于职业锚只有八种,职业体验则更加丰富和个性化。体验本身无法用语言来精确描述,我们无需去限定职业体验的数量和类型。只有在我们需要去分析体验这个事务时,为了方便交流,我们才需要去将体验分门别类,尝试用隐喻、故事、图像和文字各种方法来尽可能地准确描述它们。

从生命历程来看,体验就类似于签语饼。签语饼虽然是批量生产的,它内置的文字短语也是批量印制的,然而,一个人每次在中餐馆吃饭的情境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相同的文字引发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同样,生命历程中会发生很多事情,不同事情在不同情境下的体验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点,总是会获得同一种体验,那么这种体验显然就是他的一个重要的生命主题啊。由于体验比范畴更为抽象,因此它可以用来整合梳理更多看起来参差不齐迥然相异的生命事实。

将主题理解为原则

“原则(principles)/基旨(themata)”这个层次比体验层次更为抽象。原则这个词汇,可以说是信念、信仰、价值观、座右铭、天职(calling)、前提、基旨等等。词汇不重要,意识到存在这样一个抽象层次更重要。

职业原则这个层次描述的是高度自主的个体发展出自己的原则。他们完全掌控自己的职业发展。这种完全掌控,当然不是说不受外界干扰,而是说个体坚定地使用一些标准来审核评估职业活动的种种机会。在与外界互动时,个体在选择机会,不是机会在选择个体。

职业原则是高度抽象的,它可以辐射到多种职业体验,进而辐射到多种职业范畴。多面手和杰出英才通常都有自己的职业原则。

这个层次比较难以理解和讨论,“原则(principles)”这个词汇我还在斟酌,这个词汇在日常使用中有特定的意思,和我在这里想要表达的略微不同。相比之下,基旨(themata)这个词汇不常用一些,更贴近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让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弄清楚这个层次的内涵所在。

创造者的原则

Bert Victor是蜚声业界的数字界面交互设计师,曾在苹果公司任职,设计了iPad、iPod Nano 以及其他众多硬件产品的界面概念。2012年他在一次会议上做了题为Inventing on Principle的演讲。他在这个演讲中总结了他的生命主题之一:非凡创造实时反馈,他把这个主题作为职业生涯的最高原则,以此作为他做的各种工作的灵魂。他在演讲中也举证了其他著名人士的生涯主题或生涯原则。例如,计算机科学家Larry Tesler将"Don't Mode Me In消除模式设置"作为职业生涯的原则或者使命,旨在去除电脑操作中的人为模式,提供人机交互的友善性。又如,女权主义者Elizabeth Cady Stanton,鼠标发明人Doug Engelbart,计算机科学家Alan Kay,自由软件运动精神领袖Richard Stallman等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或者信条,这些信条指导他们做一系列的事情,成为鲜明的生命主题。

Bert Victor在演讲中用的词大部分是"原则(principle)",但是他也用到"使命(mission)和"愿景(vision)",我觉得他在讨论的其实就是生命主题,尤其是这样的主题:致力于建设性地改善世界的某个缺陷。

As you approach your career, you'll hear a lot about following your passion, or doing something you love. I'm going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kind of different. I'm going to talk about following a principle — finding a guiding principle for your work, something you believe is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and right, and using that to guide what you do.

他在演讲的一开头指出的是“一个原则”,而不是许多的原则。对比之下,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里奥近期出版了一本书《原则》,公开了他管理公司时践行的许多原则,远远不止一条。对比之下,Bert Victor所说的原则接近于我想讨论的职业主题和生命主题,达里奥所说的原则则偏向于规则、规范和指南。

As a technologist, you can recognize a wrong in the world. You can have a vision of what a better world could be. And you can dedicate yourself to fighting for a principle. Social activists typically fight by organizing but you can fight by inventing.

Bert Victor将技术发明家和社会活动家进行类比,他鼓励技术发明家找到世界的缺陷,然后制定一个原则,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发明新的技术,致力于改善这个缺陷。

科学家的基旨

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非常相似,他们也有类似的指导事业发展的原则。美国科学史家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J. Holton)将这个东西称呼为基旨(thema, 复数为themata)。杜严勇在《霍尔顿基旨分析方法探析》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个概念。

“通过阅读大量的一手材料,霍尔顿逐渐认识到,除了对数据和逻辑分析工具的关注之外,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他强烈地持有的一些预设。为了更好地说明科学思想的发展过程,霍尔顿将科学分为两种,把科学家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称为公共科学,把科学家研究工作的早期阶段以及在此阶段的科学家的个人行动称为私人科学。”

“霍尔顿认为,这种区分有助于科学史家更好地理解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动机,他们对概念工具以及数据的处理方式的最初选择等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可以发现,科学家在工作的初期,也就是在私人科学的事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些普遍性的基旨预设。但是,当他们的工作进入公共阶段时,基旨似乎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虽然基旨的作用很大,但它们没有被明确地在课堂上进行教授,在学术期刊和教材中也不会提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科学家避免许多深层次的、无法解决的争论,不考虑基旨在成分,科学家们更容易达成一致。”

“基旨决定了科学家的研究风格。爱因斯坦和其他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科学概念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那么,这种自由创造的结果可能是无穷的吗?事实上,基旨对科学的自由创造起到了限制、过滤的作用,并影响科学家前进的风格、方向和速度。”

“霍尔顿认为,科学家在同时代个人的与社会的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基旨思想和研究风格,反过来也影响别人与社会。”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来看,霍尔顿所说的基旨其实就是我所说的职业主题或生命主题。

好故事的前提

《编剧的艺术》一书谈论的是如何讲一个故事,它花费了很多笔墨谈论故事的“前提”。

“万事万物皆有目的,或曰前提。无论当时是否意识得到,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也有其前提。前提可以像呼吸一样简单,也可以像最重要的情感抉择一样复杂,但它无所不在。我们虽无法证明每个前提,但总有一个必须证明,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我们穿过房间时或许会被凳子绊倒,然而前提毕竟存在过。”

“每一秒的前提汇集成每一分的前提,而每一分的前提又汇集成每一时的,每一时的又汇集成每一日的,最终成为我们一生的前提。”

“其他人,特别是戏剧界认识,则用各种词汇指称同一个东西:主题、论调、基本思想、中心思想、目标、对象、驱动力、话题、目的、计划、线索、基本情感。我们使用‘前提’一词,是因为它包含了以上种种词汇所欲表达的所有因素,并且不容易被误解。”

“费迪南·布伦退尔要求一部戏必须以一个‘目标’开始,这就是前提。约翰·霍化德·劳逊说:‘基本思想是进程的开始。’他指的是前提。布兰德·马休斯教授说:‘一出戏需要一个主题。’这肯定也是前提。乔治·皮尔斯·贝克教授引用小仲马的话说:‘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你知道要走哪一条路呢?’而前提就会指引你的道路。”

“他们说的都是一回事:你的戏必须有一个前提。”

年华似水,络绎不绝

从亚当一号到亚当二号,从创造者到科学家,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履历表,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签语饼,有的人将生命主题理解为追悼文。每一秒的主题汇集成每一分的主题,而每一分的主题又汇集成每一时的,每一时的又汇集成每一日的,最终成为我们一生的主题。

Bert Victor演讲

视频

https://vimeo.com/36579366

演讲稿

http://blog.ezyang.com/2012/02/transcript-of-inventing-on-principleb/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