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2):探寻生命历程中的秩序感(下)
DECEMBER 4, 2017
本文是[个体认识论图景(The wego)]系列之一,这一系列提出[个人认识动力系统]的讨论框架,包括[事实、意义、行动、知识]四个维度,从个体视角探讨[个体-知识]的关系。这篇属于[事实种种]这个部分的讨论。.
上篇区分了“组形”和“秩序”,为了更好地深入理解“秩序”,我设定了与秩序有关的三个子概念:形势(status),动力(force)和平衡(balance)。我将借助“经验主义现实论(experientialist realism)”的认知观立场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的意象图式理论来讨论形势、动力和平衡。
形势(status)
约翰逊在1987年出版的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详细探讨了他的意象图式理论。在该书中,他并没有提到“形势”这个意象图式,但是他提及他所列出的意象图式不是一个完全的清单,其他人可以参考他提出的原则,提出新的意象图式。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提到的“路径”等现有的意象图式中转化出形势意象图式。约翰逊的常年学术研究伙伴莱科夫在Where Mathematics Comes From一书中介绍了“源头-路径-目标(Source-Path-Goal)”意象图式。
上图中的几个术语如下:
- Source (location):源头位置
- Previous locations:之前位置
- Path (trajectory of motion):路径移动的轨迹
- Trajector (moving entity):动体移动的实体
- Location of the trajector at a given time: 给定时间动体所在的位置
- Unrealized trajectory:尚未显现的轨迹
- Goal:目标
许多语言中都有类似空间源头、目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路径的描述,这些描述在抽象层面组成了“源头-路径-目标(Source-Path-Goal)”意象图式。这个意象图式包括几个元素:
- 动体:在空间上处于移动状态的实体,总是等待着定位。与之相对的是位置明确而不移动的实体,可以充当参照物。
- 源头:移动的起始位置。
- 目标:动体意图移动到的最后位置。
- 路线:从源头到目标的路线。
- 轨迹:移动的具体路径。
- 定位:某一个给定时间,动体所在的位置。
- 方向:给定时间,动体行进的方向。
- 终点:最终行进到的终点,可能和目标设定的位置不一样。
这个意象图式包括了一些内在的逻辑关系,例如,如果你沿着路线移动到某个位置,你必定经过了这条路线上之前的所有位置。如果你离源头越远,就离目标越近。目标和终点存在偏差,这个偏差取决于每个位置的行进方向。
我们可以把“形势(status)”看成是动体在给定时间所面临的局势。他所在的位置即当下所面临的情境,之前经历的事情,未来的一些构想。这个形势中还存在着参照物。他需要决定接下来行进的方向和速度等等。
我选择“status”作为“形势”这个概念的对应英文单词。status的词根stat代表stand,表示”站,立”。这个词根表达出了“形势(status)”的身体经验感受,我们面临着这个形势,这说的是,我们不仅处于路径的某个特定位置,而且置身于整个局面中,我们是局中人。
词典上status的用例包括:marital status(婚姻状况) 、company status(公司状态) family、status(家庭状况)、 status bar(状态条)等等,这些用例都暗含着某人置身其中的意思。
我为何不选用其他的词语例如condition(状况), situation(情境)等等?Status这个词兼有“地位、情形、状态、身份”等意思,因此,它也包括了我想表达的如下意思:
个体在生命历程的任何阶段,都处于某个结构性的位置上。这种结构性位置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身体经验。
“源头-路径-目标(Source-Path-Goal)”意象图式不仅适用于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也适用于某个阶段的小的生命历程,以及任意一个具体的事件行动。“形势(status)”则是我们在特定时间点的位置、进度、情形。
动力(force)
约翰逊在1987年出版的The Body in the Mind一书中指出,人类作为生物体,总是需要与外界环境交互,这种交互中隐藏着动力。不论是我们施力给他人,或者他人施力给我们,交互无所不再,动力无所不再。他说人类不是通过概念来理解这些力的,而是通过身体经验,通过前概念的格式塔结构来理解这些交互动力。因此,他说他提出的意象图式其实就是动力的格式塔结构,也就是组织好的、整体的、不断重复的模式和结构。
(…I am using the term “gestalt structure” to mean an organized, unified whole within our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that manifests a repeatable pattern of structure…what I am calling “image schemata” in this book are all gestalt structures…)。
约翰逊详细探讨了如下七种类型的“动力(force)”意象图式。下文是我阅读之后的理解,并非原文的翻译。
Compulsion (迫动)
来自外部的力量驱使身体移动,这就是迫动。站在旷野中,风吹过来,你的身体禁不住摇摆。陪儿童在公园嬉戏,他们拿着水枪朝你喷射水,你会躲闪。一起和其他人走进电梯,有人走得靠近你,你会不由自主地退让,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如图所示,迫动总是来自某个源头,推动我们朝某个方向移动。
Blockage (阻碍)
在我们和环境及其他事物交互时,时常会遇到某些阻碍。这些阻挡了我们原来的运动,改变了我们的运动方向。我每天在同一个路线驾车行驶,从家里到小孩学校,从小孩学校到我的办公室。这个路线一直没有大的改变,然而,我时常会发现路上总是有各种意外状况,时而是某个建筑物的现场进出货车,现场人员临时拦截路面。时而是救护车呼啸而过,我们退避在一旁。
Counterforce (反作用力)
两种力量对抗,互相抵消了对方的力量,双方都无法前进。这种情况有强有弱,强的是如明显的竞争性的场合。弱的是事物对于对于外来施加的力量进行反弹,当我们用力压弹簧,弹簧会反弹施加压力给我们。当我们批评某人,某人会进行习惯性防卫。
Diversion (偏移)
这是前一种的变异。反作用力偏移了方向,然后导致动力分散。原始的动力也失去方向。例如,你在河里划船,风斜斜吹来,你就会发现小船会一直偏离你原来前行的方向。
Removal of Restraint (去抑制)
这是Blockage (阻碍)意象图式的相反模式,阻碍、边界、限制影响了我们的行动,那么去除这些阻碍、拆除这些边界、改变这些限制,就能改变我们的动力方向,让我们的动力可以按照原定的方向进行。有些阻碍是临时性的,例如我在每天路程上遇到的一些意外,它们很短时间就消失了。有些阻碍是长期的,我们就需要思考如何践行“去抑制”这个意象图式。
Enablement (赋能)
相比起其他意象图式,这个意象图式理解起来有些难,有点接近于“自我效能”的意思,你感觉到你自己能做什么事情、正在做哪些时期。如果你专注于你的行动的操作或者瞬间,你就更能觉知到自己的力量所在。例如,你会赋能自己可以抱起一个小孩,可以去超市购物,可以打扫房间,可是,你不会赋能自己可以抬起一辆汽车的尾部。这里没有明确的力存在,但是它有指向到力的方向,图示中的力是虚线。约翰逊说,“That is, you feel able to move the chair over to the corner, or to lift the comb up to your hair.” 你感觉到自己能以将椅子移到角落,拿梳子去梳头发。
Attraction (吸引)
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磁性,就会互相吸引。对于人来说,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是人际关系中的典型状态。人和物之间也存在着吸引关系。好奇心总是牵引着我们去寻找充满神秘感的事物,归属感总是造就我们被志同道合的团体所吸引,成就感总是引导我们去吸引其他人。
平衡(balance)
了解完动力意象图式,接着就很容易理解平衡这个意象图式。与动力一样,平衡也来自身体运动的经验和知觉。平衡意象图式中包括力的方向、点/线/面和力的分布,平衡其实就是力的平衡。
约翰逊特别强调,保持平衡(balancing)是我们通过身体学习的活动,不是由规则和概念来把握的。平衡的意义起始于我们保持平衡的行动,通过身体体验感受平衡的系统进程与状态。
(It is crucially important to see that balancing is an activity we learn with our bodies and not by grasping a set of rules or concepts…the meaning of balance begins to emerge through our acts of balancing and through our experience of systemic processes and states within our bodies.)
约翰逊指出,保持平衡是前概念(preconceptual)的身体经验活动,无法由规则导出的命题来描述。他引用迈克尔。波兰尼的骑自行车的例子,你无法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告诉某人如何在学习骑自行车时保持平衡,你只能粗略给初学者一些指导,然后他自己需要骑在自行车上摸索如何学会平衡。约翰逊说,平衡的身体经验体现在许多地方,例如胃酸太多、手太冷、头太热、膀胱肿胀、鼻窦肿大等等。当凡我们感到“失去平衡”、“太多”、“不够”等等感觉,就表明身体偏离了健康的状态。
约翰逊总结了平衡意象图式的几种具体类型:轴平衡、跷跷板平衡、点平衡、均势平衡。他绘制了如下的图示:
平衡这个意象图式的原型是轴平衡(Axis balance)。两个方向的力基于某个中轴形成平衡,中轴就是基线。
轴平衡这个原型变异之后,产生了跷跷板平衡(Seesaw/Twin-pan balance)和点平衡(Point balance)。跷跷板平衡类似天平,中间一个支点,两边的力此起彼伏。点平衡则是两个方向的力直接对抗,例如拔河比赛。
均势平衡(Equilibrium balance)则是一种具有三维的球形体的平衡。来自内部的力和外部的力在球形边界形成平衡。
基于身体经验和这些结构性组成,平衡的意象图式就和许多的抽象观念联系了起来,例如平衡的性格、平衡的观点、平衡的系统、平衡的公式、权力的平衡、正义的平衡等等。
秩序感的空间隐喻和节气隐喻
形势、动力和平衡,为我们深度了解秩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将它们放回到生活秩序这里,这些因素的组合,会产生哪些类型的秩序?这个工作的挑战比较大,我暂时想了一个偷懒的解决方案,使用隐喻的方式来回答。
今年上半年我在辅导学友进行学思回顾时,构思了一套心智空间隐喻,用来代表不同状态的感受。现在看来,这些心智空间隐喻,其实就是在描述生活组形和生活秩序。这套心智空间隐喻是:心智时空、心智星空、心智花园、心智黑洞、心智通道、心智迷宫、心智鸿沟、心智城堡、心智丛林、心智荒漠。具例而言,[心智荒漠]就是营养贫瘠,一个人作为一个种子,即使它想努力成长,它所在的土壤没有什么养分,努力的功效不大。[心智花园]就是繁花似锦,突然间来到了营养高度聚集的土壤,眼花缭乱,巨大的反差带来强烈的刺激。呆在[心智花园]里时要想象自己是一个蜜蜂,要勤奋,还要时间,才能把零乱的花粉酿制成甜美的蜂蜜。快速汲取的知识,需要时间去缓慢释放,才能有效内化,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创作这篇稿件时,我想到了另外一套隐喻:节气隐喻。中国传统的24节气,可以看成是农耕时代的生活秩序。现在我们不妨将它们作为生活秩序的隐喻,用来理解我们的当下生活。维基百科显示,“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是区分公转运动对于地球影响的八个关键节点;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个则反映了四季中更细微的气候变化。”
24节气正好体现了外界客观环境状态的变化和我们的活动的相应安排,非常贴近生活组形和生活秩序的立意。继续摘录维基百科的资料,看看24节气的生活秩序是怎么样的。“每气分三候,可以见到黄河流域天文、地理、人事和自然界的一般景物。”
-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 谷雨: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麦秋至)。
-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击)。
-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坯户,又五日水始涸。
-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荔挺出)。
-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雉始雊)。
- 大寒: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征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从生活组形到生活秩序,希望这次的探索能够将埃莉诺·吉布森指出的能动性、预测性、秩序感和灵活性这些抽象的概念变成活的概念。通过理解形势、动力和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把握生命历程中的人、事、物、环境、观念、情感、关系、资源,获得更好的洞察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