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识论图景(23):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12/11/2017

生命历程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必须有一个主题。生命主题将不同时间点的生命历程汇聚为整体的生命之流。如果一出戏没有明确的主题,显然观众会觉得这出戏很乏味。对于人生来说,平淡和激越是分布于频谱上的两端,既然平淡是生活常态,追求主题有什么意义吗?主题这个叙事术语,真的可以用到生命历程的讨论吗?

生命历程的戏剧隐喻

人们时常在生活中发出这种感慨,有位亲密友人经常和我讨论一些友人的生活遭遇,分享阅读新闻报章上的人物故事,每每提及这句俗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句话是一个隐喻。如果我们深层思考这个隐喻,除了“人生”和“戏”之外,还会看到“舞台”、“射灯”、“演员”、“观众”、“导演”、“前台”、“后台”、“情节”、“主题”等等相关的概念。

人生如果是一出戏, 那么,这出戏必须有个舞台才可以上演,我们是这出戏的主角,亲友同事是配角,仇敌粉丝是观众,或许我们自导自演,或许我们其实是在演出某个导演策划的故事。前台是公开演出的正式场所,后台是筹备演出的私有场所。射灯是理解我们的生命历程的不同视角。情节是我们人生历程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阶段。主题是我们生命故事的总体脉络。

2016年我在辅导一位学友做学思回顾时,根据这个隐喻发展了一个名为“职业图景”的讨论框架,我从《编剧的艺术》一书提出的核心要素[冲突、前提、角色]出发,设定了[变化、主题、身份]的三要素。职业场域就是职业活动的舞台,作为工作者,我们就是舞台上的角色,当面临冲突时,我们用前提来做决定。如今看来,“职业图景”三要素也适用于这次个体认识论图景的讨论。

舞台隐喻背后的深层隐喻其实就是容器隐喻。容器里承载了各种零碎事实,它们构成生活组形,它们展示生命秩序。那么,不同生命阶段,不同时间点的生活组形,如何跨越时间长河,汇聚为整体的生命之流呢?“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个戏剧隐喻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解答:情节由主题串联而成整体的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题

过去两年我辅导多位朋友撰写学习自传、进行学思回顾。职业自传(career autobiography)是一个由个体自己撰写的叙事文本,由个体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和职业生涯,从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回顾职业发展的内在模式,反省自己在每个生涯发展阶段如何与外界互动。我借鉴职业自传,发展出学习自传(learning autobiography)这个概念。如果职业自传能够帮助个体和职业咨询师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职业发展,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好的参考,那么类似的学习自传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学习自传的写作模式类似于职业自传,只是侧重点会放在考察与学习有关的事件。对于成年学习者而言,学习、职业生涯和自我发展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习自传对于职业规划也具有参考意义。换句话说,职业自传和学习自传都是个人自传的不同版本。如今,放在个体认识论图景这个议题中来看,职业自传、学习自传都是具体的辅助提升个体认识的工具。

我撰写的第一份学习自传名为《自由灵魂》,这个名称点出了我的生命故事的一个重要主题。有位学友撰写了学习自传,我建议她将学习自传改名为《莲花与玫瑰》,并且以此作为一个生命主题去探索。还有的学友在撰写学习自传时,仅仅是罗列事实,没有去思考这些事实背后的脉络,没有归纳和提炼出主题。

如果一出戏没有明确的主题,显然观众会觉得这次戏很乏味。对于人生来说,平淡和激越是分布于频谱上的两端,既然平淡是生活常态,追求主题有什么意义吗?主题这个叙事术语,真的可以用到生命历程的讨论吗?

我的答案是:整全性(totally)。

碎化与隔裂

郭歆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她从事家庭社会学的研究。她在《生平叙事阐释方法及其应用》一文中提到当下社会的“碎片化个体”的特征。

“与前现代社会相比,很多社会学家已经指出了我们现代社会的新特征:工业化促使社会和个体都按照具体的功能(functions)来彼此区分与合作(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Luhmann 2006)。在社会层面,政治、法律、经济、学术/科学知识生产、教育,健康,艺术以及家庭都成为具有独特功能的领域,成为自成体系的社会子系统。整合所有这些子系统成为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因此,政府不得不将很多整合的责任留给个体。在这个情况下,个体一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前现代社会中的很多靠固定社会阶级地位和价值观念就可以控制个体的方法逐渐失效;

但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每一个子系统的需要,个体也割裂成不同功能,在不同的社会子系统中按照相应的“功能”参与其中。这种割裂也就导致了Simmel (2011)所描述的“破碎的自我”(fragmented selves)。个体必须面对如何统一和整合自己被割裂的这些不同(甚至互相冲突的)功能和角色,如何为自己提供方向,以及如何整合到社会中去这些棘手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产生了在众多可能性中不断选择和决策的巨大压力。”

数字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下,随时随地联线的移动设备让我们无时不刻接受刺激和交互,蓬勃发展的社交媒体推送给我越来越多的信息,将我们的生活投入碎片弥漫的信息时空。这种弥散的信息环境也在碎化我们的认知、心智和对于生命整体性的感受力。

整体与完备

整体与完备是碎片与弥散的反面,艺术家和人类学家对于这个主题理解非常深刻。他们的洞察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防御碎片、如何集展人生。

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心智探奇》一书中提到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的概念“完备性”。“哲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检视艺术和其它符号形式德差异时有了一个顿悟。假设由于巧合,一张心电图和一幅葛饰北斋所画德一幅富士山画作都包括了相同的锯齿状线。两幅描摹都代表了些什么内容,但心电图唯一重要但部分是线条所经过的每个点的位置。它的色彩和厚度,图的大小,还有纸的颜色和背景都是不相干的。如果这些要素都改变了,图形仍然是相同的。但在北斋但画作中,这些特征都不能被忽略或随意变更,任何变化可能都是艺术家精心为之的。”

无独有偶,美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 Robert Nozick在The Examined Life一书中讨论艺术作品的本质价值时提出类似的概念:“有机整体(an organic unity)”。诺齐克认为,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由各式各样的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地整体。当一幅画能将各种复杂当元素统合为一个整体,它当美学价值就非常高。极端的说法是,最成功的艺术作品的任何组成部分只要有所变动,其价值就有所减损。

整体性(totality)是法国人类学家Marcel Mauss的学思历程的核心主题。他以《礼物》一书成名,该书所展示的“整体的社会事实(total social facts)”这个独特立场。《礼物》一书所讨论的“夸富宴”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大量交换、囤积、奢侈浪费),也包含包含了宗教、神話、巫術(跳祖灵之舞并被祖灵附身、毁坏财货作为献祭),还有社会形态学(家族、部落、氏族的聚会和市集)与法律(涉及权力与道德)的現象。Mauss认为唯有将它们作为整体给以考虑,才能洞察本质。

Mauss曾经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整体性这个概念,例如total、whole、complete、concrete等等。他在1924年向心理学会论述心理学与社会学间的关系时提出“完全人(total human being)”的概念,其后于1934年研究身体技术时提到需要跨界整合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理学,才能对跑步、游泳有本质认识。身体、心智和社会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交织,从而成为“完全的人”。

Mauss所强调的认识论上的整体性如今已是人类学家的基本思维之一,《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一书展示了人学学研究的十一个方法论原则,其中之一就是整体性。有趣的是,该书作者指出,“总的来说,若不经过专门训练,我们北美人很不擅长整体性思考(Rogers, 1995; Smithm, 2002; Chambers and Stevens, 2003),人类学家要通过不断练习,提高对于事物的整体把握。”

生命集展的挑战

艺术家追求作品的完备性,人类学家追求认识的整体性。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整合碎片事实,化零为整,生成意义?

社会学家一方面从宏观层次建构新的理论以此整合这种隔裂情境,另一方面他们也从微观层次开发创新的方法直接帮助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整合操作。Fisher-Rosenthal提出生平结构化(biographical structuring)的方法,鼓励个体和机构按照新的时间顺序(temporal order/sequencing)对日常活动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既标准化又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时间顺序对我们的生活与生命历程赋予意义。

“对于个体而言,我们为割裂开的不同活动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且通过'优先化'的原则来赋予其意义。另一方面,'同步进行'的能力也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把这些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排序工作放在整个人生来看,我们还需要去规划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的重点,按照时间顺序逐一完成。我们完成某个人生任务的时间点变得尤其重要。”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生平结构化”的方法操作起来显得有些复杂,似乎只是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我们可以参考叙事的方式,从主题着手,解决生命集展的挑战。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