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CI之路

在1994年-2001年期间,我在两家广告公司工作,在第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其后新的老板带领我们离开,创建了新的广告公司。此后,我一直服务于第二家广告公司,直至跟随老板转行涉足投融资领域。

百花齐放

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我逐渐涉足广告业务领域的不同范畴,包括广告策划、平面报纸广告创意设计、电视广告创意及拍摄、媒体投放、公共关系、企业识别设计、印刷品设计。随着当年媒体环境的发展,一些电视频道和报纸开始和社会各界合作,进行民营化尝试。我们也进入了电视媒体运营和都市报运营行列,甚至进入体育产业传播和大型会务展览领域。

我们曾经数年全面代理当地的有线电视体育频道的总体经营,我们为该频道投资整体运作经费,参与节目规划,获得总体广告和其他经营收益。在参与这项业务过程中,我介入了电视媒体策划和运营领域,成为半个专业电视媒体人。我曾经负责规划编排整个体育频道的节目表,策划设计每个节目板块的定位、内容规划、栏目命名、品牌包装等。与此同时,我也负责面向全国的广告代理公司推销体育频道的广告时段,和同事一起去上海和广州举办媒体推广会,拜访各大4A广告代理公司的媒介购买部门。参与体育频道的经营,带领我们进入了体育产业传播领域,我们设立新的公司,进行当地的全民健身和活动赛事组织策划,通过和政府及企业的合作,举办各类体育活动,从中获得商业收益。

我们还在后期参与在厦门举行的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个会议每年9月8日-11日在福建厦门举办,举办多年后升级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是当年中国规模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洽谈会,与广交会齐名。我们参与数届9.8投洽会的整体经营总代理,负责会议的全部广告代理和赞助招商。我们和会务组一起策划会议流程,协商规划各类媒介,设计开发广告位置,构思策划赞助方案。

在数年的时间里,我也跟随公司业务发展的步伐,学习广告创意、媒体策划、会务展览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工作需要。除此之外,我对于企业识别 (corporate identity,CI)设计策划特别感兴趣——其实它不算是当年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我是完全自发,出于内心热爱而潜心钻研这个领域。

情有独衷

为何我热爱CI这个领域呢?因为它既是我的广告生涯的起点,又是终点。说它是起点是因为我最初是热爱上设计标志,然后进入广告业发展。设计标志就是CI的核心实务。说它是终点是因为CI 是从整体企业战略角度来看待视觉标志设计以及其他理念,它超越了狭义的广告和品牌传播,带我迈向全面的企业管理领域。

1994年《国际广告》以“CI大系”为题发表了一组封面文章,深入介绍了三家代表型CI公司——欧美型CI的代表郎涛(Landor)公司、日本型CI的代表PAOS公司、中国型CI的代表台湾艾肯(ICON)公司。这一组文章的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转折点。随后,CI在大陆风起云涌,伴随大陆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CI行业也迅速膨胀,在几年中经历火爆中国、由盛而衰的历程。

我对CI的热衷集中在1998年到2001年期间,最后在2004年淡化该研究议题。早期广告公司只进行了零星的几个CI业务,后期我离开广告公司涉足投融资领域时,我顺带为客户提供这方面的咨询。相比起这些零星实践,我做的更多的是学习和理论探索。

行走江湖

我购买各类书籍,收集各类报纸资讯。特意从外文书店弄了一套台湾艺风堂出版的日本专家CI著作,这套艺风堂出版的图书可以说是中国CI界的启蒙教材。我当时丛恿公司或者自费购买昂贵的英文图书和日文图书,例如PAOS创始人中西元男的著作。

我撰写论文、参加会议,和各地专家交流。1996年我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特色高层次CI战略研讨会,我提交的论文《企业家的自身CI》获得会议论文三等奖。后期我撰写了《构筑中国企业形象评估体系的初步设想》文章。

在一次福建当地举办的CI会议上,我让公司报名参加展览,展出我的标志设计作品。当时会议邀请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福建籍设计专家黄维前来演讲,他是希望工程的标志设计者。他演讲之后,我和他合影,交换通讯方式。此后,我多次和他通信,投递标志设计作品给他,当有机会去北京出差时,我会专程拜访他。他给了我很多VI设计上的指点。

我勤奋地和各地的CI公司通讯,当时台湾艾肯(ICON)公司已经进入大陆市场,在深圳设立公司。我和他们取得联系,保持定期通讯。当艾肯创始人魏正访问福州时,我去拜访他。我们在酒店交流约两个小时,然后我凭着记忆,将会面内容整理写成文章,发表在当地报纸上,随后该文为全国性专业报纸转载。

通过几年时间,基本上我弄懂了这个领域的欧美流派、日本流派和台湾流派的做法,对于国际著名CI设计公司耳熟能详。当年我在书房里成立了一个人的CI研究实验室,用10个文件夹分门别类收集剪报资料,追踪大陆各地的CI进展。

在2001年我发布个人网站【剑·网】。有了互联网的帮助,我的学习和分享如虎添翼。早些时候整理的发布完后,我频繁登录国外英文网站,搜集各大公司发布新CI的新闻资料和专家点评,整理摘译成中文,发布在个人网站上。

深度钻研

2004年我在编辑自己的电子文集《脉络几何》时,综述了多年来我对这个议题的探索。

我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提倡“公司品牌管理”的概念,以此取代以前所说的CI,这个“公司品牌管理”是针对“产品品牌”而言。通常在小规模企业里谈论它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大规模企业里将“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划分开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将传统的CI公司(现在已经变成了“品牌识别与设计顾问公司”)做的CI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命名、标志设计、识别系统设计”等纳入“品牌创建”这一个环节,将传统广告代理商所代理的那部分年度广告战役(Annual Advertising Campaign)归纳为“品牌传播”这个环节,加上另外两个环节“品牌决策”和“品牌检核”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司品牌管理生命周期”,这四个环节分别对应不同的专业服务公司,因此,它将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论,而不会沦落为某一类型专业服务公司的行销工具,这样的中立立场将为企业方提供一个清晰的管理实施理论框架。

2007年我以品牌咨询顾问的身份服务北京的一家农业科技上市公司,参与他们内部的CIS小组的工作探讨,为他们搞了一次关于CIS和公司品牌方面的培训。

这次讲座圆满地为我在CI领域的探索划下了一个句号。当年底我离开中国,改行投入到网络创业公司怀抱,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和学习旅程。

我对CI的长期深度探索,建构了我的一个独特学习模式:自发地围绕某个议题进行长周期的深度探索。在此后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深度探索屡次出现。

冷静的旁观者

在长达数年的CI探索时,国内CI设计和顾问公司集中在深圳和北京等地。我没有离开福州去深圳加入这些CI公司,没有主动投身于淘金大潮,却在无意中扮演了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2001年8月我接受网络广告先锋网站的采访,谈到了自己对于这段经历的思考:

LILIAN: 为什么要设立自己的CIS研究工作室呢?你们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如何将你们的精神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研究工作室现在还存在?

剑公子: 这是一个非正式的机构,自己给自己一个称呼,以此激励自己持续做下去。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坚持下去。不过,自己对这方面的关注一直没有断。很多的东西其实到了最后,就是很简单的,CIS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自己明白,自己领会,自己够用就可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把它发展成为一门生意,就像学英语和电脑一样,学会英语和电脑了不一定就要去教英语和卖电脑呀,这是两码事。

做研究是一回事,把研究成果变成一个生意经营起来,是另外一回事。目前中国的自然科学是非常先进的,很多产业都有自己的尖端科技,可是在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市场具竞争力的产品时,会碰到很多问题。这个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管理科学落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发展目前的问题很多,首先,经费从来哪里来,而后,企业愿不愿意拿项目来做试验,而后研究出来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我自己有一阵子不想做CI的工作室,就是因为发生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是个人的能力可以解决的。有时候你只好很无奈的自己坚守自己的愿景,权当作有趣而已。

目睹CI知识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以及CI服务行业的兴起、旺盛和衰败。这一长周期的观察,让我意识到实践性知识的传播与产业时势、各方利益密切相关,杀鸡取卵式的实践性知识传播,无法培育出根基扎实的专业服务公司,最终企业方的整整一代人错失了提升实践智慧的机会。

媒体运作、专业服务、知识传播,这些后来逐渐成为我的重点思考方向。


参考资料

  • 《关于CIS和公司品牌方面的培训》(2007年)
  • 《网络广告先锋的采访》(2001年) 2004年我在编辑自己的电子文集《脉络几何》时,综述了多年来我对这个议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