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投融资
大约在2000年前后,我当年广告公司的老板和几个朋友合作,改行做投资业务,投资创业公司,在海外上市。我跟着老板一起改行,去做投融资事情。
过了头两年,我感觉做投融资业务还算可以。于是我不再往广告方面发力,把注意力放在了投融资活动上,然后拓展出新的知识探索方向。
我参与的投融资业务有些特殊,我的老板们投资一些具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为这些创业公司引入外部风险投资(VC),推动这些创业公司去股票市场公开上市(IPO)。我的老板们投资之后,把我派到创业公司,和CEO一起工作,协作完成VC阶段和IPO阶段的融资事务。
我既没有学过金融,也没有学过MBA(工商管理硕士),我是怎么学习到从事投融资事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丛书启蒙、导师引路、同侪提携、刻苦钻研、拓展新知、分享助人,这些第一阶段职业生涯的发展模式,同样也出现在我的第二阶段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
丛书启蒙
原先在广告公司工作时,我的阅读领域已经涉及MBA书籍和企业管理领域,订阅大量企业管理和商业杂志,时常阅读商业新闻。涉足投融资领域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琢磨整个领域是怎么回事,视野从单纯的IPO环节向前追溯,了解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的整个产业链。
2002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套"金泉文库-风险投资译丛"。这套丛书包括如下几本书籍:
- 《风险投资和私人权益资本案例》
- 《风险投资周期》
- 《天使融资》
- 《开创事业:创立、管理新企业的企业家指南》
- 《科技风险企业:硅谷的商业模式》
这套源自美国科技创业领域的经典书籍让我如获至宝。它勾勒出了创业投资和私人权益领域的完整的图景,兼具专业理论和实践案例,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缺。
导师引路
刚开始入行的时候,老板给我安排了一位导师。他是当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算是省政府的智囊成员。他教我如何从图书馆和统计局搜选数据,如何梳理大量信息提取有价值的洞察,如何撰写架构严谨、条理清晰的分析文档。
当时和我配合的投资银行的一位投资经理,在美国读过MBA之后回到香港加入国际投行工作。他和我保持非常密切的协作关系,在项目进行期间,他每日和我通电子邮件,时而直接电话沟通。
在这两位导师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新业务领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
同侪提携
我的工作伙伴,除了创业公司的CEO,还有一大堆融资过程的中介机构。例如:投资银行,律师行,会计师行,评估师,财经印刷商等等。我们按照项目为单位,组成一个工作小组。我代表甲方(创业公司)参与整个项目的日常事务,和这些中介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在邮件讨论组里沟通。
中介机构的工作伙伴,大部分来自香港,少数来自北京等地。突然间,我和国际名校毕业的MBA和富有经验的商务法律师一起工作。在高级酒店的咖啡吧,和担纲百度IPO的高盛投行经理谈笑风生。我的英文名逐渐成为日常称谓。
刻苦钻研
公开股票市场的网站提供的各类开放文档数据,成为更好的学习对象。那时,我每天登陆香港股票交易所的网站,下载上市公司的各类文档,研究学习。
业务不繁忙时,我就下载不同行业公司的招股书,通过阅读招股书体验不同行业的差异。我应该阅读过100本招股书。我也专题阅读同一家公司历年来的年报,洞察行业变化与转折。我记得很清楚,我曾经阅读过日本的西铁城公司和美国Amazon公司十年的年报。
拓展新知
这段时间的工作给我很多启发,开启了我的视野,重塑了我的思维方式,引入了新的工作习惯。广告传播时期,我的任务是通过创意来销售企业的产品,投融资时期,我的任务是通过策略来销售企业本身。
做广告传播时,我有一个典型的认知偏差,认为世界上的商业,大部分是做广告很多的啤酒厂、方便面厂、香皂厂、服装厂......了解股市和资本市场之后,才知道快速消费品(FMCG)行业只是一个行业,世界上还有很多大型公司,活跃在产业链的上游。
每当我们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准备为某家创业公司融资时,几个甲方伙伴会先开策略会议,来自投资银行界的老大会立即调出全世界股票市场的资料,找出与该创业公司类似的同行。然后预测一名全球投资基金经理会如何估计该创业公司在整个行业的地位。这种全球标杆的思维模式,大大改观了我对企业经营的看法。
虚拟团队
这段工作期间,我的角色就像一个自由人,在不同的项目组里和不同的中介结构伙伴工作。与其说我在为一个一个企业服务,不如说我在一个一个以项目中心的虚拟团队中工作。
中介机构的伙伴四处出差,同时工作在不同项目上。一个大型的IPO项目,少则六个月,长达一年,参与各方人员多达上百人,核心工作人员二、三十人。我们就是开始启动仪式和末尾庆功宴上全体集会两次。大部分时间的沟通,都是通过网络、邮件讨论组、电话会议完成。新的工作模式带领我进入虚拟组织工作状态。
这段时间,我经常出差去香港、北京、上海以及国内其他城市,我也有机会去东南亚旅行,这些旅行机会也拓展了我的视野。
分享助人
在分享方面,我继续运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关注主题从广告创意转向网络创业。我当时在本地报纸上撰写网络创业专栏《上岛咖啡馆里的创业漫谈》。我固定在一家上岛咖啡馆,每次和一个创业者/创业团队见面聊天,然后把他们的故事写到我的专栏里。
然后在同一个咖啡馆,我成了被采访对象,一位IT记者写了我怎么在咖啡馆里和创业者聊天的故事。然后发了一整版文章《免费的互联网创业咨询顾问》,外加好友爆料。
那时我已经开始写blog,内容已经拓展到个人发展、网络创业、创业融资、社会化媒体等新兴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