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座桥吗?

我太太当年是一名专业翻译。那时候,我们经常在爬鼓山时交流对职业的看法。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我认识到许多翻译人士。和他们打交道,成为我这几年生活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现代传播集团出版的《生活》杂志曾经发表一组封面故事文章,以“灯”为主题来报道一群中国的翻译大师。我宁愿用“桥”为主题来形容这个群体。

当我们在爬鼓山的时候,我将在广告公司以及中介圈子中学习到的经验,分享给我太太,帮助她厘清如何在翻译道路上进行个人创业。用“桥”来理解翻译这个行业,这非常容易理解。实际上,广告,以及其他中介人士,也是“桥”。翻译架设起来的是跨越语言天堑的桥梁,让人们在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化中沟通和交流。广告、律师等专业服务人士,他们其实也是在架设一座座桥梁,这些桥梁架设起专业知识的桥梁,让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快速地跨越经营中的天堑。

从参与OOPS开放式课程计划开始,“桥”成为我的网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隐喻。

Webridge群组翻译blog调查

为OOPS设计Logo之后,05年我为中文网志年会设计Logo,参与第一届年会的筹办。在此期间也通过网络认识很多新的朋友。

在2005年第一届中文网志年会举行之后,为了将讨论和交流的气氛延续,年会的组织者、志愿者和参会人士,陆续创建了Edu2.0, NPO2.0, Idea Factory China等多个邮件讨论组,将关注教育、公益和创业等不同主题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持续不断的讨论,逐渐催生出多个交叉而独立的在线社区,06年11月,第二届中文网志年会在杭州举行时,这些在线社区在年会期间举办各自的聚会,将这种放大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

正是在第二届中文网志年会上,我认识了当时活跃的创新教育思考者Danny Yu(余扬)。那时候,他受blog中文翻译这个项目的启发,发起教育中文翻译这个群组blog。过后不久,教育中文翻译演化为益学会这一创新教育传播项目。

我们在年会结束后持续交流,基于对当时多个群组翻译blog的观察,我提议发起一项关于群组翻译blog的在线调查,余杨成为这项调查的联合发起者。我们拟定了包括11个方面54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将这项调查命名为“Webridge”(网桥)。

第一轮的Webridge群组翻译blog调查在06年12月-07年1月期间进行,我们调查了教育中文翻译(EduTranslating),Blog中文翻译(Blog Chinese Translation), We Need Money Not Art, 译言(Yeeyan.com),洛基开放文化实验室(Rockies Open Culture Lab)和奇迹翻译计划6个团队。

第二轮的Webridge群组翻译blog调查在08年3月-4月期间进行,我们调查了褪墨,Apple.us和煎蛋三个团队。

观察这些翻译团队的发展,是有很意思的事情。这一群人在中国的实践,是全球社会化翻译运动浪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团队和项目的兴衰和演化,非常值得深入地探讨与分析,也是在线协作研究的极佳选题之一。

你情我愿,梦想成真

在Webridge第一轮调查之后,我参与了祈愿行(PledgeBank.com)网站的中文本地化项目。这个项目可以算是Webridge调查的延续,从观察者的角度转到实践者的角度来体验一回。

祈愿行(PledgeBank.com)是一个有趣的网站,它让人们按照“如果有x个人承诺和我一起做同样的事情,我将做此事”这样的格式许愿。网站的创始人说,“我们都体会过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的行为无法去改变我们所希望改变的事物。祈愿行将助你击败那种感觉。请告诉这个世界‘我会去实践我的梦想,但仅当有你们的帮助之后’”。它让人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社会检验,通过祈愿和签名的方式来寻找社会支持。在祈愿行的网站上,有许多小额融资和社会公益倡议的案例。各国的志愿者也将它翻译成了多种语言。

我,Isaac Mao, Danny Yu, Jacky Peng和Nan Yang五个人组成了一个项目小组,在07年2月着手将祈愿行(PledgeBank.com)网站的用户界面翻译成中文。第一版的中文祈愿行网站在那年的5月上线。

祈愿行的本地化项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项目小组的好几个成员都没有网站本地化的经验,开始以为和普通的文章翻译一样,在几天时间内可以弄完,没有想到项目持续了数月。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心急地使用Google Docs来做分工,后来才开始使用poEdit这个用于软件翻译的翻译软件,接着是我们没有想到版本管理这个事情,于是重新用SVN版本管理软件来整合不 同人的翻译版本,用Google Code来共享翻译文档。好在最后我们的成果得以上线,业余时间的协作成果变成了正式的作品。

祈愿行(PledgeBank.com)网站在完成界面中文化翻译之后,这个项目小组就自动解散。其后虽然这个网站的中文版本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但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QienKuen通过祈愿行(PledgeBank.com)筹集了资金来购买他的笔记本电脑。庄秀丽老师用它来鼓励同行一起开发社会化学习课程。高祥钥祈愿在48小时内在香港走完100公里,和20个人对赌他们捐赠100元给香港乐施会。

益学会Edu2do

随着我和Danny Yu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我们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在开展Webridge群组翻译blog调查时,我在调查问卷里设计了关于项目品牌设计与传播方面的问题。在其后的日子里,我也为该调查的两个调查对象“教育中文翻译”和“译言”提供了标志设计方面的服务。

2007年,教育中文翻译在起步之后发展很快,Danny Yu和他的伙伴很快建立起多个翻译blog,将国外的教育blogger的鲜活思想引进到大陆。Edu2.0邮件讨论组也拥有了正式的公开网站。除了“教育中文翻译”这个主blog之外,他们还设立:OLDaily中文版,这是加拿大专家Stephen Downes权威的学习研究邮件列表OLDaily中文版本; ITM中文版,由Google赞助的Infinite Thinking Machine项目,致力于向K12领域推广创新学习技术措施和理念;elearnspace中文版,加拿大专家George Siemens的学习研究资讯评论专业blog, Siemens是Connectivism(连接主义)的代表人物,这是在网络时代影响日渐深远的学习理论。

随后他们决定将整个项目放置在Edu2do.com的域名下,建立一个包括翻译、资讯推介和实践等多个服务的创新教育网站,为爱好创新教育的朋友建立一个社区网站。

在教育中文翻译转型成为Edu2do.com时,我参与了品牌架构和品牌命名方面的讨论。在我的提议下,Edu2do.com选用“益学会”为中文名。在一次Skype会议过程中,我一边参与讨论,一边随手设计出益学会的标志。随后,我基于这个标志,为益学会发展出一套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用于建立核心主网站和分支网站之间的关联。

益学会随后因为团队成员的变动而起起浮浮。与此同时,更多致力于传播和实践创新教育理念的项目也发展起来,教育大发现(SocialLearnLab)就是其中之一。

译言Yeeyan

当我们开始Webridge群组翻译blog调查时,译言Yeeyan.com正从一个群组翻译blog“言多必得”转型成为一个社会化翻译社区网站。2006年12月,他们发布了具有社区架构的Yeeyan.com网站。

在硅谷工作的张雷,赵恺和赵嘉敏,基于社会化翻译搭建中外沟通桥梁的理想,创立了译言Yeeyan.com。在早期,他们用“言多必得”这个blog发布一些科技和创业方面的译作,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发出具有开放结构特征的社会化翻译社区网站。Beta版本的Yeeyan.com网站具有完备的“推荐原文”、“认领翻译”、“在线翻译”这一核心功能,为每个用户建立了个性化的账户和个人空间,同时,也建立了开放式的群组功能。这一创新的社会化开放性架构设计,为译言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翻译社区网站奠定了基础。

我一直在观察译言的成长,参与beta版本的测试,反馈一些关于用户界面和信息架构方面的建议。2007年7月,我为译言设计了Beta版本的标志,这个标志的创意灵感来自IT咨询公司埃森哲的一则广告,以路标为核心创意,用一群小圆点组成两个字母YY,两个字母YY组成一个路标,具有一定的立体视觉效果。整个标志由蓝色小点组成,代表着协作和聚合。这个创意表达了Yeeyan翻译社区的精神:群体协作的译者,为普罗大众奉献通往各语种互联网精华内容的方向。

2007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中文网志年会上,张雷讲述译言的创业故事,张雷的演讲成为该次年会的亮点之一。译言的成长非常快速,它很快成为《三联生活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中国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对象。

根据译言在09年参与阿姆斯特丹的 OTT09 workshop (OTT – Open Translation Tools)发布的信息,截至2009年6月30号,译言已有9万多名注册用户,约5千名社区译者发表了近3万篇译文。在全球的社会化翻译运动中,译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社会化翻译浪潮

这些诸多经历都和开放翻译有关,于是我后来萌生了深入探讨社会化翻译图景的想法,我沿用了最早的webridge的名字,用网桥来命名这个议题。

我注册了Webridge.cc这个域名,希望以此开始一个项目,深入地研究开放翻译计划以及相关的桥blogger议题。我用“Webridge”来指代不同语种网络领域的文化和信任传递,从参与者、内容、工具、生态系统设计、价值五个角度来考察。

1、参与者:包括参与开放翻译的全文译者Translator,以摘要翻译形式进行内容传播的Curator,微博客形式传递内容的micro-bridger,以及直接使用外语进行母国资讯报道的桥blogger。

2、内容:从内容的使用者(上述参与者)和内容的拥有者这两个角度探讨他们对于版权的看法,以及“创作共用”在这部分用途的应用。跟踪及关注盗版者、灰色使用,以及基于创作共用的使用。

3、工具:从广泛的各类传播工具和内容发布工具,到专门的提高翻译便利的工具,以及大规模群体协作的翻译社区。

4、生态系统设计:除了参与者个体,这个角度考察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周边服务体系,包括周边参与者(例如:设计师、社区组织者、研究者、赞助者等)、进行这一个方向的独立公益资助的基金会体系、社区声誉及奖励机制、如何改善全球性语种的均衡性和多样性等等。

5、价值:网桥运动的发展如何助益于教育、公益、城市发展、农村建设、个人成长、创业互助等多个社会层面。

我原来对网桥(Webridge)的定义比较狭隘,限定在开放翻译和桥blogger这一块。CAPE创始人陈露受我的启发,将网桥的概念从单纯的开放翻译领域拓展到更广阔的联系中介。他将blog比喻为一座桥:

这座桥代表一种与朋友们的联系,更是一座有信息和资讯价值的桥,一座通往积极、乐观、上进、开阔视野的‘桥’,他希望通过这座桥和更多的人成为朋友,和同龄人交流与分享,同师长交流与请教,实现自助、他助、互助。

在2011年陈露和徐广佳联合发起了全球青年实践网络GYPN(CAPE的前身),他在《世界之美,其实触手可及》中提到桥梁是分享过程的自然产物,它们会自动构建成网络。

因为分享成为了他的习惯,在同别人分享的时候,别人也和你分享,而在分享的过程会出现各种桥梁,最后这些桥梁汇聚成一个网络,而当这个网络里面的人都怀揣同样理想的时候,他们会走到一起,自然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和故事,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并约定一起努力去践行这个伟大的梦想和渴望。而这一切就是有关全球青年实践网络的缘起和序幕。

这是很有意思的演化,自从担任CAPE项目的顾问之后,我和他们一起工作,被他们影响,现在也改变对网桥的定义,用bridge curator这个词语来承接更广阔的网桥文化。

在2012年初我暂停了该项目的研究,不再为Webridge.cc域名续费。我现在把这部分归纳为Curation Commons这个概念的一个子议题,重命名为bridge curator这个板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