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北极熊

2007年底我来到了美国,加入一家位于德州休斯敦的网络应用创业公司。我给自己贴了一个新的职业标签:信息架构师。后来我向别人解释这三个职业阶段的关联:

  • 广告传播: 追求少量信息的创意传达
  • 投融资: 追求关键信息的证据支持
  • 信息架构: 追求大量信息的有序梳理

初到美国时,我女友在纽约求学,我们还是分离两地,好在我可以在节假日去和她相聚。每次去纽约和她团聚时,我总是在飞机上带一些书看。记得第一次在航班上看的是《随意搜寻》,第二次看的是《标签系统》。这两本书都和信息架构有关。

三万英尺高空的随意搜寻

我第一次去纽约旅行。那次我带着两个问题去纽约,一方面思考参与创建的网站的信息架构,另一方面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我带在路上看的书《随意搜寻》由网络信息架构先驱Peter Morville撰写。

Peter Morville是互联网行业知名的信息架构专家,被誉为“信息架构之父”,在1994年到2001年期间,他担任Argus Associates的CEO,和Louis Rosenfeld一起写作了经典的《信息架构——Web应用》一书,该书在1998年出版第一版,目前已经出版到第四版。该书封面使用北极熊图片,被业界称为北极熊图书。

《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一书的中文出版者邀请我为该书写推荐文章。我当时写道自己的旅行经验:

半年前,小容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看Peter Morville的《随意搜寻》 (Ambient Findability)。这本书实际上出版于2005年,该书致力于探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数据如何让自身具有“可搜寻性”,让人们更便利地接触到所想要的信息/数据。该书涉猎庞杂,试图将人们指引向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想要找到事物,要反过来先让事物要具有可寻性。这样,人们才可能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便利快捷地找到任何人和任何事物。”

纽约的地铁交通系统和Peter Morville在《随意搜寻》里所写的问路(Wayfinding)话题非常契合。在整个旅行期间,小容仿佛是从信息架构的视角阅读纽约。历史悠久的地铁交通系统,井然有序的Downtown路标系统(由著名的五角设计公司设计),华尔街在现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信息世界的反差,如何利用纽约图书馆寻找建筑研究资料的讲座……这些林林总总的经历俨然是最好的关于信息架构的生活读物。

熟悉了地铁系统,在纽约就不会迷路。如果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也有一只北极熊,想必我们也不会迷路。

我写的这篇书评名为《敢问北极熊,路在何方?》。正是Peter Morville和他的同行的著作,带给我信息架构领域的启蒙。

和北极熊作伴的人

在第一代互联网创业浪潮中,信息架构的知识还没有成为系统,人们边做边学,从图书馆情报管理学中借来许多知识,用在Web界面上。Peter Morville和Louis Rosenfeld写作了《信息架构——Web应用》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网站建设中信息架构方面的知识体系。

Peter Morville离开Argus Associates之后,创建了Semantic工作室,专注于信息架构,用户体验和可寻性咨询。Peter Morville 给Semantic工作室的定位中包含了可寻性咨询(findability consultancy)这个字样。从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到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到可寻性(findability),他将自己的知识体系沿着时代的步伐推进了一个层级。

随着用户贡献内容一代的Web2.0网站的兴起,网站的内容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沿袭自图书馆情报管理的导航系统及分类方法,以及无法适应复杂而多样的内容。随后,Tag通俗分类系统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Web2.0如何给内容分类的问题。网站通过Tag赋权给用户,让用户去自定义内容的分类,相信群体的智慧。

第二次去纽约旅行时,我带了一个讨论这个话题的书《标签系统(Tagging)》在航班上看。这本书的作者Gene Smith是加拿大领先的用户体验设计咨询公司nForm的核心成员。Gene Smith提出了“人、标签、资源”这样一个标签系统的思考模型,把Tagging标签系统放在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个人信息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和社会化软件(Social Software)三个领域的交集来考察:不过,Gene Smith在书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tagging在信息架构和社会化软件两个方面的事情,很少具体地讨论tagging在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事情。这个思考框架不是将tag孤立看待,而是将“tag标签, Resources资源, People人”这三个因素放在一起来思考。我用这样的思考框架来考虑一些书里没有讲到的东西,果然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媒体的兴起,用户体验设计逐渐成为和信息架构一样热门的领域。社交设计也成为行业人士探索的新领域。在这个新兴领域中,Joshua Porter算是一位佼佼者。

Joshua Porter是bokardo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这个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从事有关社交网络功能设计方面的咨询。在Joshua里眼里,设计已经不仅仅指狭义的美术设计,更是指广义的带有规划意味的设计。Social design从字面上翻译为社交设计,看起来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简单地说,这和软件界面有关,探讨人们基于软件界面形成的社交生活,包括活动、行为和情感,主要从软件开发者和运营商的角度看这些问题。

Joshua Porter的blog的一个特色是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引入到信息架构设计咨询领域中,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思考各类社交网络的功能特征、用户体验和运营状态,这是一个独特而深刻的洞察。当用户更深层次地参与网络,“用户—用户”间互动就变成和“用户—信息”间互动同等重要,这时候,分析人们行为模式的基本知识,就派上用场。

这在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和社交服务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大行其道的Web2.0时代,显然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确,Joshua Porter的blog在当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他写的许多分析社交网站功能特征的文章引起了许多反响。其中有些文章也被中文读者翻译出来,例如这篇《Del.icio.us的成功经验》。他在2008年5月出版了一本书:Designing for the Social Web。

社会性软件蜂巢

Gene Smith给小容留下深刻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开发的社会性软件蜂巢模型,这个模型如下图,他总结出了开发社会性软件和社会性网络的七个核心要素,这七个要素又以Identity(身份识别)为核心。

这七个元素并不是Gene Smith的发明,更早些时候其他人也就这个问题做过思考,Gene Smith是对他们的补充和更新。这个模型延续自Stewart Butterfield和Matt Webb对社会性软件元素的思考,吸取了Peter Morville的用户体验蜂巢模型的外型。通过Gene Smith的这篇贴子,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过程:

  • 2003年3月 Stewart Butterfield列出了原始清单
  • 2004年4月 Matt Webb 对Stewart Butterfield的清单进行了补充
  • 2004年6月 Peter Morville发表了“用户体验蜂巢模型”
  • 2007年4月 Gene Smith提出社会性软件蜂巢模型

令人感慨的是,我们在2008年4月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知识演化的脉络,每个人的贡献都被记录下来,后人对前人的引用以超链接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上,知识被连接在一起,每个人的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这在中国大陆是无法想象的景象。

在中国大陆,有许多所谓的门户网站未经其他人的许可,就将其他人的文章全文盗用到他们的网站上,不留原始作者的名称,也没有给出原始文章出处任何链接。这样恶劣的版权环境,以及对知识极其不尊重的态度,扼杀了知识的自由传播,打击了许多知识探索者的激情。

网络上的实践社群,对于新兴领域的群体知识创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界研究这个领域推出学术成果引导实践之前,实践领域的从业者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快速分享思考和实践,总结模式和方法,加速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懂用户体验的大象

在Peter Morville的故事里,我们已经知道Lou Rosenfeld和Peter Morville一起创建了Argus Associates公司,为行业提供信息架构咨询服务,共同写作了《信息架构——Web应用》这本书,可以说是开创了信息架构这门学科。遗憾的是,在.com泡沫破灭之后,Argus Associates公司就关门大吉了。

专业服务公司总是和它们所服务的行业生态息息相关。虽然关门了,可是他们这些人还战斗在这个领域里,坚持进行知识传播和知识探索。Lou Rosenfeld和Christina Wodtke一起创建了信息架构学会(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同时,他还是非营利组织用户体验网络(User Experience Network,UXne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Lou Rosenfeld后来创建了Rosenfeld Media出版公司,致力于用户体验设计领域的知识传播。这家公司以大象图案作为标志。

Rosenfeld Media展现出Lou Rosenfeld和Peter Morville职业生涯轨迹的差异,当Peter Morville还在继续探索新的知识体系的时候,Lou Rosenfeld却从知识的探索者走到了知识的运营者的这个层次。自己写书还不够,他还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孵化更多的知识探索者,在出版业务竞争激烈的背景下,Lou Rosenfeld希望Rosenfeld Media能够成为专注于用户体验知识领域的出版新锐,能够通过不断地出版细分门类、特定主题的用户体验书籍来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从出版图书起家,如今Rosenfeld Media发展成为跨越出版、活动、培训等领域的混合媒体机构。

专业人士的七种兵器

一方面我从这些专业人士的分享和著作中汲取新知,另一方面,他们的职业生涯故事也成为我观察对象,继续深化我对于专业服务人士和知识架构的理解。

专业服务人士的职业生涯和实践性知识密切相关,我以前说这种职业生涯属于知识驱动的职业生涯,看来Peter Morville的故事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Peter Morville的故事,描绘出独立专业服务人士的理想职业生涯图景,这个图景包括了如下的七种兵器:

  • 通过实践,把新知识和旧知识共冶一炉;
  • 通过写作,把经验和体会书面化;
  • 通过讨论和交流,把知识社会化,获得建议和反馈;
  • 通过准备演讲幻灯片,把知识系统梳理,形成框架和模式;
  • 通过演讲,在更正式的场合把知识社会化,传播到行业社群中,同时提升个人品牌;
  • 通过书籍的写作,为知识系统的骨架添砖加瓦,将知识系统细化;
  • 通过书籍的出版及发行,将知识系统转化为有形商品,进一步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不是每个专业服务人士都活跃于以上七种类型的知识活动,有许多专业服务人士仅仅战斗在实践的第一线上,忽略了知识的社会化分享过程,从而为自己关上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转折年份

在新的环境呆一年之后,我逐渐适应了新的职业领域。我将2008年看成是自己的转折年份。在2009年的年初写了一些关于自我成长的思考。

这个转折年份也是感受自我成长特别明显的年份。当然,小容还不知道是因为自我检视的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还是事实上的确发生了许多改变。

过去一年里继续宏大架构的思考。小容从不认为进行宏大架构的思考是可耻的事情。不给自己的思维设限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关键。在过去一年,小容有幸花三百六十五天的时间和同事一起思考一个宏大架构。这种经历激发了小容的创想潜能,也激发了探讨如何促进创想能力的兴趣。“心血来潮”、“异想天开”和“创想孵化”三者有着明显的差别。小容相信自己正处于朝着后者过渡的阶段。

微观感受方面的能力,在过去一年也得到很大的提升。这应该得益于这几年来对心理学知识的关注。上半年时,还和心理学界的朋友说自己看了许多心理学书籍后,对如何运用觉得很沮丧。下半年的时候,小容开始自然地运用一些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技巧,提升自己的微观感受力。想去这应该是知识发酵之后开始发挥作用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年末的时候,开始思考一些辅导传承的议题。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说,小容已经进入工作的第十五个年头,已经是很老的职场人士。93到01期间是在专业服务公司工作,而01到07年期间则扮演有些奇特的类似内部咨询顾问的角色,虽然没有大公司层级晋升的履历是一个遗憾,不过自己过往的职业生涯独特经历也算是一个人生中宝贵财富。

当然,小容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过去这些年中,遇到的每一位老板对小容的知识探索、职业发展都非常宽容和支持,使小容的工作环境一直以来处于开放、自由的氛围。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容也在逐渐调整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开始不自觉地扮演导师的角色,教育和传承这些字眼也逐渐从过去脑海中的模糊印象开始渐次清晰突显出来。

这是一个有苦有乐的年份,年初的时候去纽约尚有些徜徉,年底的时候已然感觉到自己比过往任何时候都从容、自信和坚定。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已经提出将传承提到下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中。

从2011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开展一些顾问活动,为一些创业公司和公益项目提供免费的项目咨询。有的由项目方主动提出,有的则是我主动联系项目方。我和这些项目的朋友的沟通,采用非正式的形式,就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见面形式私下沟通。与其说是顾问,我更像是一名导师。

我之所以投入一些时间做免费的创业导师服务,一方面来自于我对创业成长的孜孜不倦的探求,另一方面来自于我有意识地将个人冲击路径从“分享”调整到“传承”这个方向。这种调整,其实在2008年底就已经在我的内心扎下了根。

到了2013年底,我正式提出了【从分享到传承】的生涯调整策略。从分享到传承,传承是比较独特的一种分享。建立家庭,生儿育女是一种传承;建立社区治理机制,通过董事会或理事会,选拨社区管理人才,这是一种传承;担任年轻人发起的项目的顾问,分享经验,提供支持,这是一种传承;兼容并包,从文化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一种传承。


参考资料: